淡泊以明志

2016-09-29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共有条评论

淡泊以明志
“在当今时代,有一种几乎是正宗的哲学,到成功的门下甘为仆役,穿上成功的号服,卑躬屈膝地效命。“我们要飞黄腾达,这就是自上而下贯彻下来的慢性腐蚀教育。 古人云“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愚以为这两句的

“在当今时代,有一种几乎是正宗的哲学,到成功的门下甘为仆役,穿上成功的号服,卑躬屈膝地效命。“我们要飞黄腾达,这就是自上而下贯彻下来的慢性腐蚀教育。
  古人云“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愚以为这两句的大意是”淡泊名利才能明确志向,不争不抢才能看清未来、志存高远。“一杯清茶,醇香而透亮;加之静止于透明的杯子,又为它的透亮增添几分纯净。将金钱压在杯底,金钱看得一清二楚,澈至好像穿过金钱。人既要淡泊名利,就要像清茶一样透亮,刺过财富名利,看清自己的未来、明确自己的志向。因此,成功不意味着名利,从古至今的许多豪杰,反驳了文首雨果的观点。
  我国东晋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出了自己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志向,可能说他取得的成就不令人瞩目吗?
  人称“诗仙”的浪漫主义代表诗人李白,写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言壮语。他身体中流淌着的西域游牧民族的奔腾的血液,造就了他桀骜不驯的性格。视名利如粪土,不代表就不会成功。余光中评之“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以上二位,无不体现着淡泊以明志。眺望近现代,诸如此类的伟人仍有。
面值一百人民币上的毛主席,他的淡泊明志体现在《沁园春·长沙》中“粪土当年万户侯”,但他取得的成就不能随意衡量。
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经历成百上千次的实验失败,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素”。她获奖后告诫青年们“要以学术为目的,而不是名利。”正是因为屠呦呦能够明确自己的志向,不以名利为目的,才获得了真正的成功。
他们在志向的幽邃视野中,目光如雷电,凝神注视,清楚望见名利外的事物。
然而,这些令我们仰望着的绝对存在者毕竟是少数。在大众的眼里,成功和出人头地几乎是一码事。风云得意就意味着本事才干,你中了彩票就被视为一个精明的人。谁得势谁就受人尊敬,只要万事亨通,就能身价百倍。无论什么人,无论在什么方面,只要达到目的,就立刻赢得众人喝彩,被夸为旷世奇才,被誉为摩西、但丁、米开朗琪罗,或者拿破仑。一言以蔽之,镀金即真金。
以上种种,世人都称作天才,如同说穆斯克东的嘴脸非常俊美,克洛迪乌斯的仪表十分庄严。他们把烂泥塘中鸭子的爪印,和苍穹上的星辰混为一谈。我们不应如此。
“淡泊以明志”也应当成为每个人的志向。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