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农日记
学农日记
12.1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来到这个基地了,前一次约莫是小学四年级,记忆有些许模糊了。基地感觉破旧很多,原本雪白色的墙壁上已略微露出些浅黄的痕迹,不过草木仍旧生长得很茂盛,看不出是冬天的来临。女生的
12.1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来到这个基地了,前一次约莫是小学四年级,记忆有些许模糊了。基地感觉破旧很多,原本雪白色的墙壁上已略微露出些浅黄的痕迹,不过草木仍旧生长得很茂盛,看不出是冬天的来临。女生的寝室在三楼,提着笨重的行李箱一步一步地往前踏着,心里不断地埋怨着楼梯的悠长恐怕就是那几分钟的写照。来到寝室,四处打量了下,没有插座,没有偌大的放置行李箱的地方,有些被子上还席卷着漫天的灰尘,环境并不算好,难免有些失望,可很快就被接下来有趣的活动所吸引,忘却了这些烦恼。
先是机械加工,拿到的是两块圆柱形的有机玻璃,并不是完全透明的。老师讲了约莫十来分钟的注意事项,就正式开始操作了。每个人都拿到一把九十度的刻刀,表面上看不出锋利的箭头,但一旦安装上机械,刀刃就飞快地在有机玻璃上面游走,卷出一圈又一圈乳白的碎屑,若不是转动时发出的气味像烧焦的野菜,仅仅是观赏恐怕也有点美观的意味?渐渐地玻璃柱磨去了一层粗糙的光晕只剩下一圈光滑的圆面,摸起来平整异常,虽然还有一圈一圈荡起来的涟漪,并不能算得上是完美。但对于机械根本不熟练掌握,已经导致好几次转动时机器轰轰作响,险些连玻璃柱都要炸开了的我来说,或许已经算得上是极大的进步了吧。
12.2
清晨五点,并没有任何声响,我竟然出乎意料地从床上爬起来了,这可是平时最容易赖床的我难以做到的。很想拉开窗帘,看下外面是不是依旧黑蒙蒙的一片,连那最勤劳的太阳也打了个盹沉沉地睡去。不过只是片刻的想法,那眼皮就像沉重的水袋一点一滴合上了,眼睛里最后一点的颜色也尽是乌压压的黑。再醒来已经是约莫六点的时间,室友非常贴心地叫每个人起床,声音挺温柔的。
上午的课还是机械加工,拿着约莫有些成型的玻璃柱,心里说不上是忐忑还是激动了。将玻璃柱固定的步骤仍然没有改变,但工具却换成了钻子,大抵是这样称呼的。量取三十毫米,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误差还要零点一毫米左右更是难上加难。我反复的调试着下面标尺的长度,确保三十毫米的万无一失,可总是因为忘记了操作流程而不小心地碰到标尺之后,又要重新来过。可能是由于确认三十毫米时太过精细,浪费了我所有精力。在接下来圆面直径要抛成二十毫米时,连游尺都不怎么会使用了,根本就没有恰好地按住圆面的最前端,使得测量的直径偏大,误差远远超过标准范围。倘若放到正式的加工上,我这个零件肯定是要当作报废品弃之一旁了。虽然有些遗憾,但拿着玻璃柱透着太阳光照射时,散发的玻璃的光芒却着实让我兴奋了一把。
12.3
期待已久的星期三终于来到了。
今天可是校庆。我能从这个偌大的鸟笼之中逃离回学校,看看学校装扮成了什么样子,也是件极大的乐事。
一来到学校就被热闹的气氛所感染,四处都张贴着红色的纸张,连照片的背景都有些许的喜庆。门口也一改往日只有学生通过的冷清,旁边站了一排带着绶带的学生,毕恭毕敬地在等待来宾。门口还放置了很多桌椅,桌椅上有一堆雪白的稿纸,上面写了几个名字很模糊。连地上都铺着一层厚重的红地毯,尽显雍容华贵。来往的老师都穿着整齐干净的正装,上面还佩戴着红色的校徽,感觉非常的精神。接待的老师似乎非常忙碌的样子,急匆匆地分派好任务就又回到了校门口。
趁着任务时间还没到,我非常悠哉地逛了好几圈校园。校园短时间内变化的确算得上很大,小礼堂那边的过道上摆满了一品红,红艳艳的花朵沉甸甸得似乎在象征着校庆的圆满成功,足有上百盆,楼梯上也摆满了红毯。在走进小礼堂之后,更是被惊讶了,摆满了华贵的椅子,前几排还贴上硕大醒目的人名。最前端放置一个偌大的液晶显示屏,上面明晃晃地打出几个鲜艳的大字,预示着校庆即将要召开。小礼堂旁边还有一个房间,里面摆满了小熊型的热水袋,还有许多束开得正艳的鲜花,一看就知道是要送给来宾的。
12.4
下午是数控加工,本以为能看到大型的器械,或者是机器人一样的精细加工,但结果却只是一台又一台呆板的电脑,电脑屏幕清一色都是电脑的桌面,没有什么区别。唯一有区别的恐怕就是进入机房前面要先带鞋套,鞋套的质量较为结实。这让我想起昨天的拔萝卜,要是能提供这样的鞋套就好了。
数控加工其实不难,都是在电脑上面操作设计,非常像PS的操作界面,所以上手很快。基本上是不需要老师过多叮咛的,素材库在文件夹里都有,也不需要费心去上网找。当然素材库里的图片是否满足心意,恐怕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排版问题和个人美学。对于我这种个人美学全无的人,当然是崇尚越简单越好,根本就不需要过多的动脑。这种简单的排版,也为我接下来找交叉点的步骤方便了许多,基本上修改几个字就OK了,剩下的就是等待课堂的结束。
坦白来说我觉得这样的数控加工意义不是很大。首先我们不会特意去下载那个雕刻玛瑙的软件,那个软件的名字也有些复杂,即使有心下载也很难找到。再者我们也没有专门雕刻的工具,连玛瑙都难以寻到。最后操作界面和PS近乎相同,并不是重新学起一样新新事物,想必会失掉了许多乐趣。好处就是我们知道了还有数控加工这样一种强大到只能远远仰望的东西罢了。
12.5
上午是培育紫竹梅营养液。
这个活动和在化学实验室所做的非常类似,当然我们平日里是肯定遇不到那么多的化学药剂,比如说KH2PO4,我连如何正确读出它的化学药剂名字都很困难。活动开始,首先得拿出来托盘天平,按理来说应该调节平衡螺母的,但大抵上指针偏转幅度相平也就差不多了,从这儿就可以窥见我们的不够严谨。药剂的基本含量屏幕上都有给出,不需要我们重新再计算,但是如何把握好正确的量也尤为困难,时不时指针就偏向左或是偏向右。要是稍微心急点,真是恨不得换个电子天平,哪用得着如此麻烦?配完溶液后有个专门测量各自溶液的EC值,可能是测试浓度大小吧。我们这一组没有一个人恰好在适宜的浓度之中,真不知道该感叹些什么好了。
接下来跑进大暖棚里挑着紫竹梅的事情还是有番乐趣的。虽说是紫竹梅,但完全没有梅花的影子,就几片瑟缩的紫色叶子罢了,好不容易冒出个花骨朵还层层叠叠地堆积在叶片之下看不分明。地上流淌的都是透明的营养液,略微漂浮着几片脏兮兮的叶子,缓缓地流进了一个又一个放置得整整齐齐的盆子中悄悄滋养着较弱的植物。但不管怎么说是满眼的湛紫还是令人心旷神怡,而暖棚中的温度也非常温暖,让人得以有机会舒舒服服地伸个懒腰,一片美好。
12.6
今天是学农的最后一天。
早就想脱离这个樊笼回到温暖舒适大床上的我,不知怎么的竟然有些舍不得。或许是这六天的时光真的留下了太多美好的记忆了,即使有些并不温暖,但足以成为青春成长中最深沉的一种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