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若琴弦
命若琴弦
5060字作文:穿越过时光的藩蓠,留下自己的影子,和他一起,默默地踏上记忆之旅。 薄暮之后,漫漫长夜又将拉开序幕…… 这个世界让我懂得了很多,无论是痛苦,还是欢乐,我没资格,说自己已经活透了生
穿越过时光的藩蓠,留下自己的影子,和他一起,默默地踏上记忆之旅。
薄暮之后,漫漫长夜又将拉开序幕……
这个世界让我懂得了很多,无论是痛苦,还是欢乐,我没资格,说自己已经活透了生活,但此时此刻我所看到的的,都是生活的影子。
——题记
蜿蜒盘旋的黄土高原上,坐落着大大小小绵绵起伏的山峦,只有一种颜色,黄色,沙漠之鹰所到之处,人迹灭绝,寸草不生。从高穹俯瞰,只见到断壁残垣,和被风化了的岩石,还有塔克拉马干地貌。在这样的环境里,也许,只有顽强不屈的华夏民族,才能在这里享受天赐的恩惠,黄河之水的哺育,并接受大自然的挑战,又凭借着坚强的性格战胜了它……
弯曲的,用黄土堆砌的基耕道上,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摸索着,无声地前进。死一般寂静,似乎他们从不喘气,连断断续续的呼吸声都难以听到。他们的一旁,是高耸的炽热黄土,另一旁,是缓慢流躺着的,混浊的黄河,侧耳聆听着这潺潺流水,心里却一直都没有过想静的冲动。
山前山后,除了那随处可见的黄土,剩下的风景,仅是那两个朝着夕阳尽头前进的瞎子,还有影子……落日的余晖仍旧炽热的伤人,迸射出激昂的黄色,两人冒着射人的阳光,穿过了松树林,挽起裤腿,淌过黄河。他们要赶在薄暮笼罩大地之前,找到有人居住的村户。
“喂!说你呢,把三弦子抓紧了!”年长的老瞎子闷声地说道,口音透着浓浓的陕北地方方言,打破了山间的寂静。
“我抓着呢,师傅。”小瞎子连忙回答,生怕没有及时回应师傅,又要被训斥。
“你给我快点走,过了这山坳,再淌过松坪沟,就到桥溪镇了。我熬了大半辈子,就盼着这一天啊,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快,快点。”随着老瞎子催促的语调,两人加快了步伐。
时光渐逝,老瞎子的心情也越发紧张,心里暗暗地算定:弹断一千根弦的日子终于就要来了。
漫漫长夜中,两人赤着上身,将破旧的衣衫随意地向腰间一拴,俨然两个叫花子,手里还各拿着一个破旧的土黄碗,两根简易的用老槐树的枝干做的拐杖,上面还有参差难祛的凸节。小瞎子的背后背着一个电匣子,这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
“小子,你说你年轻力强的,怎么连我一个一只脚都进了棺材门的老头子都走不过,你就不能快点吗?”老瞎子,回头大声叫喊着。
小瞎子,连声诺诺,又紧跟了上去。在他眼中,师傅就是他的全部,他爱师傅胜过爱他自己。师傅教会他说书,弹琴,教会他谋生,他没有理由去顶撞他老人家。
不知走了有多久。当两人都走得腿脚发软的时候,他们听见了不远处有家狗的叫声,“喂,小子,我们就快要到了,当了以后,你就可以吃到白面肉夹馍了,你不是老是抱怨这几天尽吃些隔夜的糙面馍馍吗,还磨磨蹭蹭地干啥?还不走快些!”陕北方言挥洒自如。
“师傅你就吹吧,这穷乡僻壤的,还肉夹馍呢!除了狗叫外,就没别的了。”小瞎子嘟了嘟嘴。“你就别喊了好吧,干咱这行的,就是要忍得,懂不。唉,注定要走一辈子啊。”
老瞎子孤身一人,无儿无女,有从小瞎了双眼,父母把他交于一个江湖上说书的瞎子,希望练得一技在身,将来总不会被饿死。在卖艺人中有个传说,只要弹断八百根琴弦,将琴板上的牛皮布撕下,里面有药方,只要按照这个药方去抓药,吃了以后就能看见了。而只有老瞎子的师傅弹断了八百根,然后吃了药,有一天,他激动地含泪说他看见了。老瞎子忙问道:“那师傅,你到底看见了什么?”“我,我,这,哦,我去了桥溪镇,看见了薄暮。记住了,小子,你必须弹断一千根琴弦,要认认真真地弹,这是最重要的药引子,还有,吃了药后,你第一眼看到的必须是桥溪镇的薄暮,不然的话,你还是看不见,琴弦就白弹了。”老瞎子认认真真地听着,两只白骨一样的眼睛不停地扭动。
薄暮蒙蒙,月色渐息。两人到达了镇子,又在一座破庙里暂住。第二天,外面来了几个小孩踢球,当他们看见这两个人的打扮以后都怔怔地呆在那里,一个胆大的孩子站了出来,一只手叉腰,一只手指着他们说:“快走开,别在这里妨碍我们踢球,两个死瞎子。”
“两个死瞎子,两个死瞎子!”小瞎子越听越生气,“你,你们!你们有种再说一遍!”说着,便拄着拐杖摸索着向前走去,双手四处乱抓,又一不留神,一个石头拌住了拐杖,一个趔趄重重地摔在地上。这一幕发生得如此突然,小瞎子绝望了,他痛恨自己为什么不是一个正常人,他今年才十七岁,为什么命运如此偏心?刚才的举动,让那几个孩子笑得前扑后仰,几个人围住小瞎子,嘴里还在叽笑着他。感觉好像在捉迷藏,蒙住眼睛去抓另一方,而生活又恰恰如此。蒙住的双眼永远也无法睁开了;小瞎子爬起来,又一次摔倒,还被那些自称正常人的凌辱打骂,而他又能做什么呢?他只能双手抱头,蹲在地上,忍受着暴风雨一样挥来的拳头,在心中痛骂老天爷的不公!
这时,老瞎子拿着拐杖四处敲打,愤怒的说:“你们给我滚开,你们这群熊瞎子!会遭报应的!”几个小孩被吓得抱头鼠窜,一溜烟地跑了。只剩下小瞎子在那里哭着。
“小子,没事就快起来,别在那哭哭啼啼的。”小瞎子没有停止哭泣,这是他不知第多少次对生活绝望了。老瞎子走过来,蹲在小瞎子身旁,梳理着小瞎子蓬乱的头发,思索了好久,说道:“我们的命就这样,你没的选。我们的生活就像这琴弦,必须一直弹下去。懂了吗?”小瞎子停止哭泣,低声“恩”了,然后和师傅出去卖艺去了。
“咱这命啊,就在这三弦琴上,当年你师爷就是这样说的。”
小瞎子没吱声,老瞎子挺来气:“你不信?”
小瞎子说:“信,我都听您说了几百遍了。你师傅还说,只要能弹断一千根琴弦就能去抓药,就能看见了是吧。”
老瞎子说:“是啊,这是真的。可我总觉得你不信,不好好学琴,只知道鬼混。”
时值仲夏,天干物燥,黄土地更加生硬,硌得两只脚异常地痛。老瞎子说书已经快五十年了,陕北一带的人几乎都认识他,头发一天天变白,背也一天天弯驼,整天背着三弦琴四处说书弹琴,而且开头都是这几句:自从盘古来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有道帝王治天下,无道帝王害黎民。轻轻套起三弦琴,慢慢稍停把歌吟,歌有三千七百首,不知哪本动人心?没当他抚琴嘤唱时,全场都鸦雀无声。山里人都喜欢他的琴声,飘飘洒洒,时而沙哑,时而低沉。毫无疑问,他的自己的热与血都奉献给了这片黄土地,但又有谁同情过他?这世上没有同情这回事,有的,只是一双坚定的手,拨开琴弦的手,推翻命运的手。
夜阑人静,穿过幽寂的山林,前面是略显温凉的黄土地,一切的一切都显得如此和谐。小瞎子停止弹琴,陷入深深地沉思,他想到自己悲惨的过去,一出生就是瞎子,父亲在他小的时候离他母子而去,幼小时受尽别人的冷眼。在那个时候,只有母亲顾着他,他常常躲在母亲的怀抱里哭泣,夜里,他总能听见树梢上仲蝉的鸣叫,和母亲的轻声呓语在耳边回响。所以,比起白天来,他更喜欢夜晚,喜欢一个人在夜里沉思,哭泣,盼望。再后来,他遇见了老瞎子,他有了希望,他曾想过,将来若是弹断了一千根琴弦后,自己看到的第一个人会是谁呢?他会娶妻生子,幸福美满。为了这个愿望,他跟着师傅走南闯北,历经十年沧桑。艰苦的岁月让他俨然一副成人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