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层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喜看稻菽千层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2020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90诞辰前夕,我有幸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 我:袁老,我还记得16年前“感动中国”给您的颁奖词中的两句话: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您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2020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90诞辰前夕,我有幸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
我:袁老,我还记得16年前“感动中国”给您的颁奖词中的两句话: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您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您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那么,您当初是怎么认定杂交水稻这条道路的?
袁:那是60年前吧,我刚参加工作不久,亲眼见到农民们为了换一点良种,翻山越岭不惜血本,还是饿肚子。我就想,民以食为天,我是学农学的,知道杂种优势,就选择了杂交稻。
我:那袁老,当时水稻为自花传粉植物而无杂种优势的观念是权威理论,您当时怎么想的?
袁:既然我认定了走杂交稻的道路,就特别关注盂德尔、摩尔根的遗传学新理论。也许是初生牛犊不畏虎吧,我只想着怎样提高水稻的产量。
我:袁老,从您1964年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到实现人工杂交的甘苦,恐怕只有您自己知道吧?能不能请您讲一讲您印象最深刻的一两件事呢?
袁:第一次呢,是发现6株天然雄性不育植株。水稻开花时,我们头顶烈日,脚踩烂泥,低头弯腰,跑遍了华南的山山水水咧!第二次嘛,是我国釉型杂交水稻“三系”的配套成功。为此,我们整整花了8年时间,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作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实验,都没能成功。于是,我们栽培稻的小圈子,提出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的新设想,为此,我们又跑遍了江南的山山水水,在海南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了一株雄花败育株。接着,我们选用1000多个品种进行测交筛选,找到了1000多个具有恢复能力的品种。
我:我注意到,您谈到杂交稻的时候,如数家珍,您对您的宝贝特别有感情。但除了失败的打击外,也还有一些来自于其他方面的伤心事。您能给我们讲讲吗?
袁:这个,我倒记不太清楚了。嗯……让我仔细想想。对了,“文革”的时候,他们说我是搞资本主义,要割我的尾巴,结果把我的实验田全毁掉了。我看到一口枯井盖边有秧苗,就不顾一切地跳了下去。
我:我知道,即使那样,您对杂交稻还是情有独钟。正是您的执著和坚守,才有了“三系法”20年后的“超级杂交稻”。您能跟我们讲讲您现在最大的愿望吗?
袁:我有两个心愿:一是把“一系法”“超级杂交稻”合成;二是让杂交稻走向世界。这样,我就能含笑九泉了。
采访结束了,我漫步在稻花香里,吟哦着“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诗句,袁隆平院士临别时的话又在耳畔回响:“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一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儿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
衰老的梦想一定会实现的。因为,他的两个心愿,因为他60年的情有独钟,已经变成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