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更需要行动
可持续发展更需要行动
古有孟子云:“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如今有共产党的可持续发展观,从古至今,生态平衡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 然而,现在的环境却不容乐观。我国各大城市都相继出现
古有孟子云:“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如今有共产党的可持续发展观,从古至今,生态平衡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
然而,现在的环境却不容乐观。我国各大城市都相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雾霾天气。都至宋丹丹有移民的冲动。而造成这一切后果的是人类自己。如果没有人类大规模的砍伐树木,如果没有“指'向天空的烟囱,那么就不会有今天的这副模样。当事情发展到目前,就有人叹息中国的环境发展道路:出现了恶性循环。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不能脱离这个世界来求取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不能只用眼前的利益来衡量我们的行为。在丹麦,人们去钓鱼会自觉地带上尺子去测量鱼的长度,不够尺寸就会放回到水中。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以后每年年年有鱼可钓,竭泽而渔只是会断了自己的后路。在投入商品世界的同时,我们要坚守那些永恒的价值,坚守可持续发展,循环利用。
可持续发展,人人皆知,而做到的却寥寥无几。因为人们不知道如何去做。也许是没有经济实力。面对不断和上涨的油价,人们大多数会选择燃煤,这样环境出现了恶性循环。对待垃圾,人们只能丢掉,而不能变废为宝。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在口号上,还必须落实到行动上。我们在自己唯一的生命历程中,要有所投入,有所坚守,而不是做一个随波逐流的落后者。
统一的秩序,良好的风气是比口号更重要的。“十八”大后,提出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可持续发展也要做到这一点。只每天喊着响亮的口号“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而仍然在大肆的砍伐树木,破坏生态平衡。
从古代先贤的萌芽思想,到现代成熟的思想体系。可持续发展还需要行动的支持,对于我们的行为,不仅要交换所值衡量,更要从长远利益考虑。
“留从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不要让环境继续恶化,不要让后辈们感叹中国的环境。
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携起手来,共创和谐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