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分是细水长流——我与薇儿
缘分是细水长流——我与薇儿
童年里那些纯粹得有些乏味的记忆大都成了雾霭中的风景,即便还残留着轮廓,也几乎是大而空洞。唯有薇儿还依旧清晰。 壹 遇见薇儿那年,我们十岁。小学四年级。 孩提时代的遇见从不刻骨铭心,家仅咫尺之遥,课桌
与薇儿在08年秋冬至09年春夏的事情,似乎已经模糊。只记得,疯狂地拍大头贴,偷偷去莎莎家喝啤酒,这些仅剩轮廓的事。梧桐叶落尽又新生。又是一片葱茏。不知道为何,离别总是在夏末。连地球都在放慢脚步,我却马不停蹄与薇儿、与二中告别。这一次,终于知道要提前说再见,薇儿在同学录的留言栏里给我写:“你我的相遇是这一生的快乐,愿你我好好珍惜它。不知还能否与你在一起。”下面有许多小字:“单,你还记得四年级的事情么?那是的我们天真活泼,还有一个比我们大一岁的嘉颖,我们三个人自认成了姐妹。大家一起去玩,去哪都在一起,还有那个自己取名的紫竹林,现在回忆起来还感觉回到了当时!把快乐留给二姐。”她备注(请保密)只是,我想炫耀这份快乐,满足我的虚荣。世事真的有太多变数,只有这些儿时的回忆,才是真的属于我的。
离开时,我带走了六班的合照。一张薇儿的大头贴以及楚门的全部往事。那时候,我不知,我已经染上一种唤作念旧的隐疾。之后,我回到湖北,却再难像小时候那样适应新的学校,新的生活。无数次,在民中的走廊上吹着深夜微寒的风,看着望城楼上的霓虹和冷月,总想起楚门带着海腥味的燥热夏风;望着周遭嬉闹的同学,总觉得看到了二中同学和薇儿。只是,定定神后,会觉得莫名其妙。明明,湖北才是家乡,这片土地实实在在,却总是觉得这里不如客居多年的江南。多年后才明白,原来,无论什么感情,先入为主从来不是胜利,长年累月的积淀才会不知不觉刻骨铭心。对楚门如此,对薇儿如此,对小时候更是如此。也或许是因为,再也回不去那些时光,再也找不到那些幼稚,那也不会有人天真的说“要不要我陪你去火星?”。
伍
我以为我与薇儿的缘分终于耗尽,也囿于自觉得与六班的同学今生再也不会相见的伤感,终于在初三那年删了六班同学的QQ。其中没有薇儿,离开那年,她还没有学会上网。我天真得以为,这样就可以做到夏告诉我的“若是过去令你的现在不痛快,那你要选择放手。”我刻意不去看望城楼和那轮冷月,却不愿意承认古人创造了一个词语叫自欺欺人。
某些深入肺腑的记忆终将伴你一生,即便剥掉皮,剔掉骨,抽掉筋,也抽不走这些如影随形的记忆。
不知不觉就晃到高中,日记本上还是会时不时出现那群人的名字,每一年,爸爸都从楚门给我带回文旦,他说:“现在楚门已经是世界知名的文旦之乡,文旦大量出口外国,已经不像当年,可以随便摘着吃了。”望着,比当年个头小却价格高的文旦,我叹息的却是,再也没有女孩子能像我与薇儿这么荣幸,可以在文旦花开中荡秋千。而我们,就算某年某月某清晨,相遇在楚门,彼此相识,却再也不能把当年走过的路再走一遍。文旦壳的汁水进到眼睛里,又涩又辣,自然而然流出了泪。
2013年,我十八岁。距离遇到薇儿,整整八年。
我终于还是费尽心思把当年删掉的QQ都找了回来。而薇儿的QQ却无处可寻。初一到高三,五年没联系,六班的人还是一进群就互叫外号,一叫外号就吵架。这种熟悉,让我后悔那年的愚蠢。对未来,我们没有能力预料,不管还会不会再见,现在还彼此熟悉就够了。眼见长大后人与人的复杂关系,看过了人情冷暖,越发怀念起当年的无知纯粹。
或许,我与薇儿真的在上一世互看了很多眼,这一世才会一次次错过,又一次次遇见。我爱上了文字,喜欢那些同样喜欢文字的网友,我的执着,执着我的思念,身边人不会懂得,我选择在网上用假名说真话。那夜无眠,查看空间访客,“短歌薇凉”吸引了我,进入她的空间,似乎找到久违的归属感。鬼使神差般留了言:“你是~薇么?是楚门二中六班的么?”几周后的回复说“是。”我没有像在六班与薇儿重逢时的激动。这几年,无数的离别,我已经懂得,无论多么不舍,都已成定局;无论重逢多么惊喜,都只做到好好珍惜。
我们通过QQ偶尔联系,谈不上维系感情,我们之间,早已不需要刻意维系。
我们怀念小时候。我们感慨这个社会的现实。我们憎恶长大。
只有薇儿。只有薇儿可以与我共同回忆童年的残影。
只有薇儿。只有薇儿可以懂得我所说的缘分是奇妙的东西。
只有薇儿。只有薇儿可以理解我世界观里为何本能地浪漫,故意地排斥现实。
文末
昨夜收到薇儿和燕子他们去楚门看老师的照片。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光线原因,我竟然没认出她,但是将来某一天,我会凭着感觉找到她。夜深人静,我们感慨时光的残忍,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亘古不变。中山我们当年最怕的那个傻子现在已经安分守己,紫竹林上立起一栋栋房子,薇儿当年住的小院生锈的铁门早不见踪迹。外物皆不长久,我与薇儿也无处可寻当年的幼稚,渐渐成熟的我们,倒是越来越懂得珍惜。
今晨同学问起我正写的我与薇儿可出了结局,我答。我们没有结局,故事还一直在演绎。
若必得有个结局。那么。我们约好,明年夏天,我去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