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山上不老松
紫荊山上不老松
--记朔州市朔城区南榆林乡寺台村建国前老党员白儒无私奉献热心为民的先进亊迹 在朔城区南榆林乡紫荊山下,有一个小村庄叫寺台村,村里有一位老人名叫白儒。他老生于1928年12月27日,今年已有88岁高龄
2015年底寺台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有人提议为他老颁奖,他老着急的说:“这个事千万不能做,我是一名老党员,我干工作是为党干,做亊是为社会和众人做,我不要名份和钱,只要大家相信我就好了。”
四、 坚持学习 他牢记宗旨永向前
白儒老人出身贫苦,在旧社会只上过一年私塾,文化并不高,在党的培养下,他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学习党在各个时期制定的方针路线政策,不断用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了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他把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时常放在心上,他一辈子沒干过一次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亊,沒占过人们一份钱的便宜。天天想着多为党和人民多做一件好事,以此报答党和社会对他的恩情。他有三男三女,其中有一个儿子,两个媳妇、两个孙子和一个孙女都是中共党员。他经常教育子孙:“生活上勤俭,工作上向前。办事要淸廉,交往莫贪钱”。“为人要随和,做错要改过。发病的不吃,犯法的不做”。在他的训导下,他的子孙们都是守职尽责廉洁奉公的典范。
他认真学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按时收听广播。电视里有啥新新闻,他逢人就讲,说起来津津乐道。什么中国梦呀,小康社会呀,土地确权呀尽是新东西。他以亲身经历告诫年青人,旧社会穷人的苦难,新社会人民当家作了主,跟上共产党,人民生活多幸福,要他们做好事走正道。他不仅是党的一个优秀的先锋战士,还是一名党的路线宣传员。
他的老伴因病于2008年7月去世, 现在他老一人孤居,日食三餐生活上多有不便,但他为人民服务的亊依然照做不变。 逢年过节子孙们给他买的香烟和食物,他常拿出来和众村民分享。村里有两家五保户、两家特困户, 他主动帮扶结对, 又帮干活又送钱。 老红军白万胜老汉2012年2月病危期间他日夜守候陪伴, 一直到半个多月至安葬后入土为安方罢。2012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他在村第一个捐款300元献爱,他的党费每季度按时向组织交纳。他不仅是一个大爱无限的人,还是一个自觉遵守党章党规的共产党员。有人问他:“你這么大年际的人了,为啥还一刻不停地为别人做这干那?” 他说:“ 我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赶急赶时的干,就是怕我死后沒机会再干!” 听,这是多么响的豪言壮语。
巍巍紫荆山万木葱荣,白儒老人的无私奉精神和高贵品行,值得我们人人学习和尊敬。我愿他老就像高岩上的那枝不老松一样,枝繁叶茂长命百岁四季常青。
2016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