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你是一首韵律的诗
青岛,你是一首韵律的诗
4522字作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引子 一直以来,都渴望大海的广博与包容。从小生活在长江边的我,也更想亲身体验一下那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意境。我一直在想,当我面对大海时,心中是否也会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引子
一直以来,都渴望大海的广博与包容。从小生活在长江边的我,也更想亲身体验一下那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意境。我一直在想,当我面对大海时,心中是否也会融入那波涛汹涌的律动……
于是,我们选择了青岛——这位海的骄子。8月6日的清晨,爸爸、妈妈、外公、爷爷和我踏上了前往齐鲁大地的旅程。
路途虽然艰辛,但我们抵达目的地时的那种兴奋仍是难以抑制的。在这炎炎夏日下,青岛那如秋般的凉爽无疑是给予人们最好的礼物。悠悠夏风伴着斜阳散落在我们的肩膀上,仿佛途中的疲惫也被这微风吹得渐渐散去了。
我想青岛是首美妙的诗,这是不为过的。诗歌是文学艺术的精髓,而青岛则是城市艺术的精品。但是这种魅力并不是你一眼就能够完全体会的,它需要你细细解读,慢慢品尝,才能感悟到它独特的韵味。就像品味一首好诗,把心融入了,把意尽到了,情才会被咀嚼出来。
栈桥风景区是我们游览青岛的第一站。清晨,我们早早地就从宾馆出发了,搭乘公交车前往栈桥。本以为时间还早,游玩的人应该不多吧。可是到了才知道,游览区早已人山人海了。各种各样的旅游团队,加上当地旅游商贩,来自四面八方的口音混合在一起,别是一番热闹的景象。一下车,我们就忙着摄影和拍照,别致的回阑阁,迷人的“小青岛”,不管哪一处景,收在镜头中都是幅完美的构图。不愧是风景如画啊。
头一次亲眼目睹大海,自然是激动万分。我和妈妈在海边转了转,终于忍不住要亲自下海去感受一下。于是脱了鞋袜,与海水来了个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踩在柔软的沙滩上,一不留神,海浪已冲在了脚上,凉爽而又刺激,仿佛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亢奋了起来。由于当天有台风预警,不能到深海中去游玩,于是我和妈妈决定到浅海边的一块礁石上合影留念。因为海上风浪较大,我们爬礁石就显得格外的小心翼翼。终于我们像个胜利者站在了礁石上,张开双臂,拥抱大海。我想那一刻的兴奋是无与伦比的。
离开栈桥,我们走在了优美的海滨步行道上。沿途,一件件精美的贝壳饰品不时吸引着我们的眼球,终于抵不住诱惑,还好价钱,买了几个心仪的小玩意儿,满心欢喜。一路上,我们悠闲地逛着,漫长的路程已变得不再漫长,因为沿途我们播种着那样多的欢声笑语。
中国海军博物馆,这是我国唯一的一座全面反映中国海军发展历史的军事博物馆。它自198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馆内现设室内展厅、武器装备展区和海上展舰区。一架架的海上设备令爸爸、爷爷和我目不暇接,同时我们也感慨万千,为我们国家有这样雄厚的海上军备力量而感到深深的自豪。最令人期待的还是参观潜水艇。以前都是在书本里看过,在电视上见过,而这次却有机会深入内部去参观,真是机会难得。有了这分期待,在潜水艇外等待的那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便显得不那么漫长了。当我们进入了潜水艇的内舱,一道道钢管和许多各式各样的仪表立刻映入眼帘。我们在舱内缓缓前行,亲眼目睹了潜海水兵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不禁对他们肃然起敬,但是更加热烈的仍是那颗为祖国拥有这样强大的海防而感到骄傲的心。
来到小青岛公园的时候,天空中出现了一些阴霾,看来一场暴风雨是不可避免的了。海上风浪也大了,一排排巨浪拍打堤岸,显得气势磅礴,不失“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的气概。这时,丝丝细雨悄悄地落在我们身上,真是“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啊!当然,这点零星小雨不但没有浇灭我们游玩的兴趣,反倒增添了丝丝凉意,让人更加神清气爽了。我走到岸边,注视着浪花的表演,闭上眼,耳畔浮过海水拍岸的声响,此时的心竟是那样的平静,就连呼吸都在跟随海浪的节奏,仿佛一切纷扰都渐渐远去了,天地间留下的只有那律动的浪花和呼吸着的心灵……我想问问海子,这是否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意境呢?
我们沿着海边,欣赏了一天的海滨风光,终于可以看看海底的世界了。一进馆内,我们就被一件件美丽的海鱼标本吸引住了,随后便是珍贵的贝壳和珊瑚礁的展品,五颜六色,在灯光的照射下奕奕生辉。尤其是那些庞大的海龟和鲸鱼的模型,在海蓝色灯光的映照下更是显得栩栩如生。最有意思的要数进入海底隧道了。跟随可移动的地毯,我们仿佛置身于茫茫大海中,体验着一种蔚蓝色的海洋梦幻。四周是碧蓝的海水和缤纷的游鱼,还有很多罕见的海洋生物,也从眼前缓缓游过。憨厚的大海龟,漂亮的热带鱼,浮动的水母,还有可爱的海星,都是那样真实地呈现在眼前,仿佛触手可及。大家都带着好奇而欣喜的目光四处观望,直到走出隧道时仍然留恋地回头,不舍得离去。我想那一刻,每个人的心中应该都刻下了海洋带给我们的深深震撼吧。
披着清晨的阳光,我们来到了绿树成阴、幽深僻静的八大关。干净笔直的道路两旁是繁盛的绿树,伴着声声蝉鸣,颇富夏天独有的韵味。绿树深处是一栋栋精致的别墅,据说这里住着的都是些贵人。也难怪,谁叫这美丽的八大关像个世外桃源呢?
众国建筑,中西合璧,构成了青岛城市的又一特色。
“花石楼”座落在幽雅的的青岛汇泉湾畔,又名“提督行宫”。它始建于1903年,是著名的西欧古典哥特式建筑。曾经它是俄国人的私人住宅,解放后,有多位国家领导人先后在此下榻。花石楼表面全部是用自然的石头堆砌而成,显得别致而不失庄重。别看它表面平实,可当你走进它时,呈现在你眼前的却是一番居室的华美。我不禁感叹这朴素的外表下包裹的竟是这样充实美丽的内容。楼上楼下,我们带着这种感叹慢慢参观着,不时拍照留影,想用胶片记录下这栋楼里的难忘回忆。
青岛的德式建筑也同样美轮美涣。上个世纪,青岛曾沦为德国的殖民地。如今,拨开历史的尘埃,曾经的殖民者当然已不复存在了,而他们所遗留下来的一栋栋精美的德式建筑却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别样的异域风情。
青岛迎宾馆,也就是曾经的德国总督府旧址,如今已成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这栋古老的德式建筑,从外观上来看,红顶,黄墙,蓝瓦,外加墙角由天然石头砌成的楼梯,显得格外和谐,宛如童话中的城堡。最特别的是,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来看这栋楼,就会体会到各种不同的感受,大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风采。拥有如此特别的外观,楼的内部环境自然也是不同凡响。踏着古老的木地板,抚摸着历史的脸庞,置身于沉淀着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建筑风格中,我的感受或许只能用一个“醉”字来形容了。
离总督府不远的地方便是基督教堂。同样古典的德式建筑风格,在宗教气氛的渲染下显得更加庄严而高贵。红色的尖顶,黄色的砖墙,还有蓝顶的钟楼,真是座近乎完美的欧派建筑。我们是在暮色中走进这座庄严神圣的教堂的,即使我们不是基督教的信徒,但是我想我们怀着的却是同样虔诚而友好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