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秋天的地铁(1~~9全)(转载)

2013-01-27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分类:记叙文 共有条评论

开往秋天的地铁(1~~9全)(转载)
6156字作文:一            刷卡,地铁通道的门像两片薄嘴唇,无声地咧开了。男孩儿走进嘴里,嘴唇立马合上,妈妈一下子被隔在了外面。身边的人挤撞着他,男孩儿几乎是被裹扶着迈入地下通道的。当妈

一  
    
    
    
  刷卡,地铁通道的门像两片薄嘴唇,无声地咧开了。男孩儿走进嘴里,嘴唇立马合上,妈妈一下子被隔在了外面。身边的人挤撞着他,男孩儿几乎是被裹扶着迈入地下通道的。当妈妈光洁的额头像路标一样消失时,男孩儿心里紧抽了一下,他觉得世界上一下子没有了依靠,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孤单。  
    
  男孩儿叫明欣,这是他第一次一个人坐地铁。以前,身边总有家人陪着,有时是爸爸,有时是妈妈,有时更隆重,是爸爸、妈妈两个人陪伴。他是去读奥数补习班的,坐地铁要九站路程,先要做直线,再倒环线,最后在“鼓楼”站下车。整个假期都是这样过的。这一次爸爸要去上海出差,临行前对明欣说:“儿子,你能不能自己坐地铁去上课呢?我像你这么大时……”  
    
  后边的话被妈妈抢了过去:“你像他这么大时,你已经自己骑自行车上下学了。可你那是多大的一座小城?从城东到城西也不过2公里。这里可是有上千万外来人口的北京!”  
    
  “妈妈,没事的,我早就可以单独出门了,只是你们不放心罢了!”明欣说着,甚至有一点兴奋。他在芳草地小学有个外号,同学们都叫他“高一”,全校学生中第一高的意思。  
    
  爸爸笑嘻嘻地把明欣拉过来,说:“儿子,比一下,瞧,你除了肩没有爸爸宽,个头儿已经比爸爸还猛一些了。嘿,别看你才12岁,但看身量你真像成年的男子汉了!”  
    
  想到这些,明随着人流涌上地铁。他在人群里挺了挺有些单薄的胸脯,让自己的身体拔得更高一些。以前,有一段时间他常常猫着腰走路,那是刚被同学们封为“高一”时,很苦恼。此刻,他环视车厢左右,见地铁里站着的大人许多都没有超过自己的高度,他开始为此刻独立的行程得意起来。  
    
  “自己可是全班,不,肯定是全校唯一一个敢单独做地铁的男生。”明欣听着地铁开动后的均匀声音,在忽明忽暗车厢里拿出一本杂志来。明欣喜欢读诗,还经常读成人书刊。此刻,他读的是新出版的《诗刊》,打开,油墨的香味就立马飘开来。  
    
  那块脏脏的纸板是在明下了直线地铁,转乘环线地铁不久的时候伸过来的。那时,明欣有了座位,目光专注地定在书页上。  
    
  纸板把书页挡上,明欣看见纸板上面写着这么两行歪歪扭扭的字:  
    
  我没有路费回家,  
    
  我想念瘫痪的妈妈。  
    
    
    
  二  
    
    
    
  明信第一次完成独自旅行时,焦急等待的妈妈在四惠地铁站上,兴奋得像一个等来了凯旋王子的王母。她把明欣紧紧地抱在怀里,抱得男孩儿有些害臊起来。  
    
  “妈妈,干什么呀,我不是好好的吗?”明欣四下里环顾,看看周围有没有熟悉的老师、同学,或者邻居。见四下里汹涌的都是陌生的面孔时,他才幸福地用自己的额头碰碰妈妈的额头,大声说:“妈妈,你早就应该让我独自一个人出门了。”  
    
  母子俩挎着胳膊往地铁外面走,妈妈一路上兴奋地用手机和远在黄浦江边金茂大厦开会的爸爸通话:“你说对了,儿子回来了,完璧归赵!”明的妈妈姓赵。  
    
  男孩儿抢过妈妈的电话,对着手机喊:“爸爸,您知道吗?我还做了慈善事业呢!我给了一个回不去家的小孩儿4块钱。知道我为什么给4块吗?妈妈陪我去补课往返要多花4块钱,我把省下的钱捐了!”  
    
  “什么?你遇上了小乞丐?”地铁外面的阳光照射下,赵妈一把扳过儿子的双肩,仔细地上下打量面前那张孩子气的脸,直到确认儿子完好无损,才放开几乎要扣进儿子皮肉里的十指。  
    
  “不是小乞丐,是个没钱回家的小男孩儿,和我差不多大……”明欣不满地回答妈妈的疑问。  
    
  晚上,妈妈把门在里面锁上,一个人戴着耳机躲在卧室和爸爸视频聊天。明欣知道,妈妈肯定在和爸爸探讨自己白天遭遇的事情。他有些担心,妈妈明天还会让自己一个人坐地铁吗?  
    
    
    
  三  
    
    
    
  第二天去地铁站时,男孩儿撒野的童心像放开了缰绳的马儿一样快速跑开了。他不但拒绝母亲陪伴去上课,甚至不容许妈妈送到地铁站。妈妈没有勉强儿子,只是站在十楼的阳台上,不断地遥望那高大却又单薄的背影,直到男孩儿淹没在匆匆的人流中。  
    
  明欣再次看见那张肮脏的纸板时,把头从书上抬了起来。他仔细地打量了一下面前请求救济的男孩儿。他先看见一双闪着亮光的眼睛。见明欣盯着他,那黑亮的目光躲闪了一下,马上又大胆地迎接对方目光的质询。两个男孩儿的目光同时抵达纸板上童稚体的字迹“我没有路费回家”,乞讨的男孩儿点点头。明欣手伸向自己的口袋,拿出了姑姑从陕西寄来的手织钱包,从里边麻利地掏出4张1元的纸币来。  
    
  明看着那几行字:“我想念瘫痪的妈妈!”目光潮湿地转望着乞讨的男孩儿,点了点头。  
    
  男孩儿脏脏的小手飞快地抓起了几张崭新的纸币,明欣近视镜片后的眼睛,没来得及看清那行乞男孩儿的动作,纸币就不见了。明欣忽然有些不安起来。他没有看见其他人再捐钱出来,却看见了许多对肮脏男孩儿嫌恶的目光。  
    
  肮脏的男孩儿和明欣连招呼都不打,像渗入沙中的一滴水,转瞬之间,快速消失了  
    
    
    
  四  
    
    
    
  连续五天了,明欣总是在固定的时间坐地铁去上课。他总是在固定的车厢,固定的位置。那个行乞的男孩儿像付一个约定,每次都是准确地把纸板伸给明欣。明欣没想男孩儿为什么这么准时,他总是一分不少也一分不多地捐出4张1元的纸币。有一次,男孩儿见纸币又是4元,还停顿了一下,用目光询问明欣的眼睛。明欣读得出来,小乞丐那意思是能否多捐点儿。但明欣是精于计算的数学天才,每次捐4元是他的原则。明欣坚守原则。  
    
  就在明欣5次总计捐出20元钱后的这天,地铁上,向明欣伸过来的不再是纸板,而是1只指甲缝里满是黑垢的瘦手。不,那手不是一只,是3只。明欣的周边同时出现了三个脏脏的同龄男孩儿。明欣那时读诗正有些心不在焉,他似乎也在等待行乞男孩儿的出现,那心情像是赶赴一次心照不宣的约会。  
    
  明欣的手插向胸袋,摸到了手织钱包柔软的棉线。那是姑姑亲手编织的,带着姑姑的体温。每次摸到钱包明欣都有温暖的感觉在心中生起。小时候,明欣是姑姑带大的。那时,爸爸妈妈一边工作一边在职读硕士,因工伤下岗的姑姑不能再在纺织车间里弹拨纱线的琴弦,便从外地来到北京。她一住就是几年,明欣和姑姑在一起时比和妈妈还亲。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