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水而居
临水而居
水流涌动,云烟辉映,赏碧波而观鱼戏,待日落以看月升。因为有水,风景里就有了潺缓的温柔,便有了通透的灵性。 水,就在那里;人却心动不已。 临水而居,择水而憩,自古就是人类亲近自然的本性,也是人类亘古
水流涌动,云烟辉映,赏碧波而观鱼戏,待日落以看月升。因为有水,风景里就有了潺缓的温柔,便有了通透的灵性。
水,就在那里;人却心动不已。
临水而居,择水而憩,自古就是人类亲近自然的本性,也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梦想。中国文化的自然属性就是“崇水”的。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一座城市,甚至一种文明,也往往因河流而诞生、因河流而繁荣、因河流而伟大。水是生命的摇篮,是文明的渊源。
临水而居已成为太多人的向往,这种向往里,寄托的不仅是自身生活的如鱼得水,更是考虑到子孙后代的福泽绵长。世界上的几大文明古都和水有关。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恒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及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文明都是如此。纵观我国“七大古都”:安阳、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几乎都临水而建。出于王朝政权和经济持续发展的考虑,建都的根本理念在于“临水而兴”。而今,现代建筑更将水作为生命之源,人需要水的灵动来衬托,正如劳斯莱斯总需要小金人来势压群芳。没有水,居住环境便失去了生机;水的面积过小,又显得不够大气。“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别人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小桥流水人家的感觉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睐,这种感觉,也不再是南方人的专利了。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水山动静之间,心境却已不同。
有时候,面对水,让人心潮澎湃,豪气顿生。
有时候,面对水,让人气定神闲,心胸开阔。
水从高处来,只向低处流,乃至归入大海,贵在平静低调。唐代诗人刘禹锡感叹“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流水无言,道蕴其中。
视觉系统的吸引,思想层面的触动,令人愈发地对临水而居的向往。
匆忙纷乱的现代人,更是对临水而居有着不同寻常的渴望,亲水,也就成了时常各种房产宣传中的熟悉字眼。正因如此,06年我便买了两面环水小区居室。临窗俯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就在眼前。
临水而居,与自然更亲近,生活中的繁杂更容易沉淀,整个人的状态也为之转变,不论是精神还是心灵,每一次回归,都彷如一次洗礼而得到净化和升华。
临水而居,不仅仅是人类物质欲望的彰显,更是人类精神追求的满足,从眼睛浸入心灵,从视觉融入感觉。水,以其特有的灵韵,感召着人类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