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灵寿木

2022-05-15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网友投稿  共有条评论

植灵寿木
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代
白华鉴寒水,怡我适野情。
前趋问长老,重复欣嘉名。
蹇连易衰朽,方刚谢经菅。
敢期齿杖赐?聊且移孤茎。
丛萼中竞秀,分房处舒英。
柔条乍反植,劲节常对生。
循玩足忘疲,稍觉步武轻。
安能事翦伐,持用资徒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水映我白发影,郊游宜人自多情。
笑问长老希奇杖,答我灵寿是其名。
遭逢不幸人易老,而立之年不经营。
今生不望王赐杖,自栽灵寿木一茎。
花园药圃竞奇秀,分房篱外展落英。
韧枝柔条忽倒立,凸突劲节常对生。
抚摩灵寿人忘疲,赏玩渐觉脚步轻。
如此足胜齿杖赐,哪用剪伐助步行。

注释
灵寿:树木名。《汉书·孔光传》:“赐太师灵寿杖。”注:“木似竹,有枝节,长不过八九尺,围三四寸。自然有合杖制,不须削治也。”
白华:头发花白。鉴:照。
怡:和悦,愉快。形容词使动用法。怡我:使我愉快。适:到……去。适野:到郊外去。情:心情。
趋:快走。前趋:向前赶上。
重:又,再。复:回答。嘉名:美名,指灵寿木名。
]蹇连:蹇(jiǎn检),①跛,行政迟缓。②困苦,不顺利。引申为艰难困厄,这里指流放永州。
方刚谢经营:《诗经·小雅·北山》“旅力方刚,经营四方。”言体力正当强健,可以到处规划创业。谢:辞,不能。柳宗元说反用《诗经》之意。
齿杖:王授高年者的行杖。敢期:怎敢期望。
聊且:始且。移:移植。孤茎:指一棵灵寿。
丛萼:萼(è恶)花萼指柳宗元所种园圃。竞秀:争逐,表现最为茂盛。
分房:犹言偏房,指柳宗元住所的偏房。舒英:舒展开花。
柔条:灵寿木枝细长,故为柔条。乍:偶然看见。反植:倒立,指灵寿木柔软的枝条,有时从上往下直立。
劲节:指灵寿木枝条上凸出的强劲的枝节。常:时常,通常。对生:相对而生。
循:通“揗”,抚摩。玩:赏玩。
稍:渐渐。步武:指步履,步伐。
翦:翦(jiǎn简)同“剪”:剪断。伐:砍伐。
资:帮助。徒行:步行。▲

鉴赏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因水土不服,或因江南湿气太重,患有“重膇”之疾。“杖藜下庭际,曳踵不及门”(《种仙灵毗》),看来有时脚肿得利害,为了能帮助行走,他的确使用过一条拐杖。

  “白华鉴寒水,怡我适野情。前趋问长老,重复欣嘉名。”讲的是寻得灵寿木的过程。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因政治上遭迫害和永州恶劣的生存环境,三十多岁的人迅速衰老,对于过早的生出白发,诗人是很伤心的。《始见白发题所植海石榴树》云:“从此休论上春事,看成古树对衰翁。”随着时间的推移,被重新启用的希望已成为渺茫的梦,而永州山水和永州人对诗人的关怀和慰藉,使诗人渐次忘却了悲哀。而以一老翁自居,认真地做起了永州人来。

  这一天,诗人又到郊外游历,倒映在明镜般的潇水里满头的花发。不仅没有让诗人伤悲,反而有了几份惬意。抬头望去,前方正有一长者,正扶杖慢行。那手中的一条拐杖,引起了诗人的兴趣,既然自己也是一白头老翁,拥有一条支节强劲的拐杖,也是再好不过的了。诗人加快步伐,追上长老。而后一番热情的对话,其详情今天无法得知,但从诗人行云流水般的诗句中,读者仍可感受到亲切友好的气氛。当然,最让诗人感兴趣的长老的拐杖,竟是由久闻大名的灵寿木制成的。

  “蹇连易衰朽,方刚谢经营。敢期齿杖赐?聊且移孤茎。”讲的是种植灵寿木的原因。

  前两句,当倒过来读,诗人对自己正当年富力强,而不得拖展自己抱负、才华的处境,已没有了流放之初的激愤与哀伤。也明白自己过早衰老的原因,在于面对的艰难困厄的现实。“敢期齿杖赐?”表明了诗人对这一现实的清醒理解,虽然为此诗人付出了青春年华的代价。“聊且移孤茎”,在长老的指点下,诗人寻得灵寿木并挖得一枝,移栽至自己的住宅旁。这一举动,是诗人对统治者的彻底失望,也标明诗人在永期间,思想上的一次飞跃。

  汪森《韩柳诗选》曰:“‘丛萼’四句,写物极能刻画。”“丛萼中竞秀,分房外舒英”,写所植灵寿木成活、生长、开花的情景。从“竞秀”和“舒英”看,该灵寿木在诗人的精心培养下茁壮成长的确令人欣慰。也可得知,诗人为它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柔条乍反植,劲节常对生”。灵寿木枝条细而韧,故有枝条时从树上倒垂向下,突兀强劲的枝节,又常相对而生。好一幅灵寿木的生态图,其外柔内刚的形态,简直能呼之欲出。难怪汪森大加赞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