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2022-04-21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共有条评论

无题
作者:高鼎  朝代:清代
牧笛声中踏浅沙,竹篱深处暮烟多。
垂髫村女依依说,燕子今朝又作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牧笛声中走在乡间沙子路上,用竹子做的篱笆的人家已经开始开火做饭了。
村里一群不束发的女童在交流着,今年燕子又在谁家筑巢了。

注释
竹篱:指用竹子编的篱笆。
暮烟:形容傍晚的烟雾。
垂髫(tiáo):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因当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指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窠(kē):也作“窠巢(cháo)”,指鸟兽昆虫的窝。窝,指鸟兽昆虫居住的地方。

(1828年-1880年),字象一,一字拙吾,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代诗人,有《拙吾诗文稿》。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村居》诗。著有《拙吾诗稿》。► 7篇诗文 ► 2条名句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