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教案

2021-08-31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网友投稿 共有条评论

《春联》教案(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

  1、自主搜集对联,了解关于对联的知识。

  2、通过自读课文、自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各部分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3、、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关于对联的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阅读文章,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对联的知识,从中接受熏陶。

  2、体会作者对春联的喜爱。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那内容,理解文中对联的意思,并谈出自己的体会。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童年时期对春联的喜爱,感受春联是怎样融入作者的生活的。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出示谜语)

  大红纸上写大字,左一条,右一条,书幸福,写吉祥,家家门上寄希望。你贴这扇门,我贴那扇窗,

  全家上下喜洋洋。(打一春节用品)

  2、了解春联的由来

  3、师:春节快要到了,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和这喜庆的场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春联的魅力,看一看春联和作者有怎样的渊源?(板书课题:我和春联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自渎课文,要求: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注意壤、琢磨、呛等字的读音。

  2、作者介绍

  3、检查预习

  (1)指名读文,解释疑难。

  (2)出示认读生词,指名朗读。

  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春节过后开学了,作者上学时发现,学校大门口有一副对联,读过之后就被吸引住了,经过老师的讲解,作者对春联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后来,不但给家里写对联,作邻右舍都叫写。对对联的喜爱和收集,使作者后来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5、注意留意文中和时间推移有关的词句,试给课文分段。

  6、再次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二、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出示中心问题:朗读课文,谈一谈春联是怎样一步一步融入我的童年生活的?画出有关语句,作批注。

  2、四人一小组活动。

  3、集体交流。

  (1)学习文章第二部分,思考:我是怎样爱上春联的?

  生:那是二年级寒假过完的时候连老师站在身后也没有察觉。二年级寒假过后,开学时在校门口两侧看到一副对联,第一次深深吸引了我。

  师:同学们怎样理解这副对联的含义呢?

  学生阐述自己的理解,反复朗读对联。

  师总结:这副对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学习就像逆流行船不前进就会倒退;人的心就像在广阔的草原上跑马,很容易放荡开去,但很难收回。从而劝诫人们,学习要有恒心,要有毅力。

  齐读三四自然段

  (2)师:老师是怎样给我讲解的呢?

  指名读5、6、7、8自然段

  生:老师表扬了我的勤学好问,并且给我讲了许多关于春联的知识,让我从小对春联产生了浓厚兴趣。

  过渡:在老师的鼓励、表扬下春联第一次深深的吸引了我。它又是怎样融入了我的童年生活呢?

  (3)学习第三部分

  学生朗读911自然段。

  生:我从一副对联中感悟到了学习必须勤奋刻苦的道理,老师又从另一副对联中给我讲解了有关对联的知识。

  师:作者感悟到勤奋刻苦是学习的必由之路,同时也了解了有关对仗的知识。

  师:作者由认春联到在老师的引导下品春联,后来在父亲的鼓励下开始写春联,那么我又是怎样给邻居们写春联的?

  齐读这几段。

  生朗读1217自然段。

  生:十岁那年,在父亲的鼓励下我开始尝试写春联,也得到了老师的支持。

  生:老师告诉过我,对联寓意要好处于对二大爷家两位老人的了解,我写了: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师:对联给两位老人带来了幸福和快乐,作者的心理也充满了喜悦,说明作者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师:怎样理解我抄录的这些对联的含义?

  指名理解说明。

  (4)学生朗读这部分内容,注意和时间推移有关的句子,体会儿时对春联的喜爱和收集对自己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5)指名读最后一段

  师:开篇简洁明了,表明自己的看法,结尾回应开篇,表明儿时对春联的喜爱和收集,与我后来从事文学创作是大有关系。开头结尾相呼应,是文章结构更加严谨,主题更加鲜明。

  三、拓展阅读,了解常识。

  1、师: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初步了解了对联,谁能说一说对联的特点是什么?

  生结合课文加以体会。

  2、出示学生课前搜集的对联进行朗读联系,并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四、小练笔

  春节到时,请你写一副对联。

  五、师总结:本文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代从喜爱对联到创作对联的历程,表明春联一融入作者的童年生活,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春联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春联》教案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的五副春联。

  2、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3、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情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

  理解五副春联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春联的对仗和音律美。

  媒体准备

  学生搜集与春联有关的信息,用红纸书写五幅春联。

  课时安排

  第2课时

  时间

  20xx年12月10日

  执教

  蒋丽清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1、提问: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提问:通过昨天的学习和课前收集信息,你已经了解春联的那些知识?

  3、过渡:同学们对春联的知识已经了解不少,希望同学们在精读课文时能结合这些知识来谈理解。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回忆、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或了解到的关于春联的知识。

  3、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准备学习课文。

  课前搜集信息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在这一环节适当给予交流共享。

  学习第一部分

  1、播放春节热闹的录音,黑板上贴出4幅春联。新春佳节到了,到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你们想像一下,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