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的性质(详)

2023-03-30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网友投稿 共有条评论

语音的性质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符号系统,学习语言,必须首先掌握语音。 语音是语言的声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能够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



    4、音色

    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也可以说是语音的本质,所以又叫做音质。不同的音色是由于音波振动的形式不同形成的,它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基本特征。
    
    音色的不同,大体是由以下三个条件决定的:

    第一,发音体不同。例如锣和鼓都是打击乐器。锣是金属的,鼓是皮面的,由于是不同的发音体,它们有自己的声音特色。语音也一样,声带振动发出的音与声带不振动而由别的器官发出的音,音色就不同。

    第二,发音方法不同。例如二胡和琵琶同是弦乐,二胡用弓子拉,琵琶用手指弹拨,不同的发音方法,使它们的音色不同。语音也一样,相同器官发出的音,送气和不送气,就形成音色不同的两个音。

    第三,共鸣器的形状不同。例如小提琴和二胡虽然同是用弓弦拉的乐器,由于小提琴的共鸣箱是扁平的,二胡的共鸣箱是圆筒形的,因而演奏时各具特色。语音也一样,口腔闭合一点或张大一点,发出的音是不同的。

    任何声音都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的统一体,语音也不例外。音色是语音中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在普通话中,音高的作用也特别重要。

p;  (三)语音的社会性质

   
声音和意义本来没有必然的联系,用什么样的声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这是一个民族的社会成员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约定俗成的。一种语言所用词的音义结合,只有得到该民族全体社会成员的认可才能成立。所以,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特点,也是区别于自然界一切声音的本质特征。

    语音的社会性质主要从“地方特征”和“民族特征”两个方面反映出来。由于地域不同,各地发音习惯也不尽相同。例如某些地区的人把“兰”lán和“南”nán混同,这是因为不少方言没有或读不准“n”音。用普通话对照,n和l区别很大:n是鼻音,l是边音。再如普通话有些辅音声母有不送气和送气的区别,“波”bō和“坡”pō不同,就在于b是不送气音,p是送气音,因而使“波”和“坡”的意义不同。但英语的辅音,就没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因此两个民族语言系统就不相同。

    语音是为交际服务的,什么样的声音代表什么样的意义,什么样的意义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示,并不取决于声音本身,而是与这个社会共同体的历史发展相联系的。因此,语音的社会性质是由语音的社会作用决定的,社会性质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16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