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手法——用典
表现手法——用典用典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事,另一类是引用前人诗句。1.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例如:“想当年,金”
表现手法——用典
用典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事,另一类是引用前人诗句。
1.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例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解说: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
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2.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例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解说:“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
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用典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在现代文学作品中,也经常使用,比如《西地平线上》一文中的用典以“日落”的描写为载体,表达对“大西北”积蓄的人文历史的思考,表达对大西北所具有的英雄精神和为人类发展作出的伟大贡献的礼赞。
鉴赏诗歌表现手法考点解题方法点拨 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孔雀东南飞表现手法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