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方音与普通话读音对照
聊城方音与普通话读音对照规律 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最主要的表现是语音。我们来记录“聊城是鲁西平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这个句子的聊城话读音,并把它与普通话读音作一下对照:聊城方音读作:Liaoceng s”
聊城方音与普通话读音对照规律
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最主要的表现是语音。
我们来记录“聊城是鲁西平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这个句子的聊城话读音,并把它与普通话读音作一下对照:
聊城方音读作:Liaoceng si Ruxipingyuansang yike chuichande mingzu。
声调分别读作:51、轻声、213、44、24、41、41、轻声、212、轻声、25、52、轻声、41、35。
普通话读作:Liaocheng shi Luxipingyuanshang yike cuicande mingzhu。
声调分别是:35、35、51、214、55、35、35、51、51、55、214、51、轻声、35、55。
对比之下,我们不难发现聊城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主要是声母(主要是z、c、s、zh、ch、sh)和声调的差异。但由于聊城地处河北河南交界处,受两省方音影响较大,加之大运河文化的影响,所以,聊城方音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又是复杂多样的。随着推普工作的深入,一些问题得到了纠正,但仍然存在着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探讨。
一、概说
1、本课题所记述的聊城方言,系指整个聊城地区的方言,包括东昌府区、开发区、临清、高唐、茌平、阳谷、东阿、莘县、冠县九个县市区。
2、本课题以目前人们正在运用的方言即新派聊城方言为研究对象,一般不去探讨某种方言现象的历史渊源。
3、本课题旨在指导各方言区如何更好的学习普通话,所以在指出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后,均附有正音方法指导和练习。
4、本课题适应推普需要,在语音描述中,尽量不使用国际音标;个别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使用国际音标,但有相似音节的对应说明。
5、聊城方音与普通话的主要差异概说:
(一)声母方面
①z c s [z]代替zh ch sh r现象,即把舌尖后音zh、ch、sh、r读作舌尖前音z 、c、s 和z的浊擦音[z];
②把普通话zh、ch、sh读成[pf]、[pf']、f现象;
③把声母r、er统读作l;
④把z 、c、 s读成j、q、x;
⑤n声母的“泥化”(即把发成国际音标中的η)现象;
⑥j、q、x系统的发音问题;
⑦在读以a、o、e开头的零声母字时,在声母的位置上加舌根鼻音nɡ,(国际音标中的?)等等。
(二)韵母方面
①由声母变化引起的韵母丢失韵头、韵腹、韵尾鼻化问题、②o、ou、uo圆唇音的圆唇度不够,开口呼a ai e ei的开口度不够、齐齿呼韵母i ie iu
in发音部位靠前或靠后等问题;③在发ai
uai韵时的开口度不够,动程太短的问题;④部分地区把普通话ei韵母拼1声母的字如“雷、擂、累(~积)、儡、垒、类、泪、肋、累(劳~)”读成uei韵现象;⑤an、ian、uan、üan、en、in、uen、ün八个鼻韵尾没有明显的鼻音韵尾n,而念成元音鼻化的鼻化韵等等。
(三)声调方面
聊城方言基本上也有四个调类,但与普通话均不相同,却能有规律的对应。语流音变现象复杂,“一”“不”“啊”变调情况、儿化、轻声变调均与普通话有一定差异。
一、聊城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声母系统对照规律
连同声母在内,聊城方言有声母25个,普通话有21个。这是因为聊城方言里没有普通话里的舌尖后声母r,而普通话里没有聊城方言里的舌尖前声母[z],舌根声母 和舌根鼻韵母 。
聊城方言中,“拟倪逆霓”的音节均为“yi”;zh ch sh在东昌府区以外的县市区方言中是存在的,但问题较多,下文将有具体说明。
在聊城方言中,双唇音、唇齿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根音声母四个系统与普通话大体一致,所包含的字也一样,计有19个,他们是:b p m f d t l j q x g k h z c s zh ch sh,但这只是大致的规律,由于聊城地域广,人口多,文化源远流长,各县市区的方言又各有特色,所以,虽然与普通话不同的声母只有3个,但是即使与普通话相同系统的声母,在不同县市区方言中与普通话也有许多差别。
聊城方言与普通话声母系统的差别主要存在于在舌面音、舌尖后音、舌尖前音上。大体可以分为如下七个方面:
(一)z c s [z]代替zh ch sh r现象
聊城的部分县市(主要是东昌府区)的方言中没有zh ch sh r声母,这些方言里把全部或部分的zh ch sh读成z c s ,把r读作z的浊擦音[z]。与普通话中原读z c s声母的字合为一类,例如:争、增都读zeng,找、早都读zao,馋、蚕都读can,傻、洒都读sa。“仍然”读成“[z]éng[z]an”等。
zh ch sh和z c s的不同在于:zh、ch、sh是舌尖后音,发音时舌尖要翘起来,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而z、c、s是舌尖前音,发音时舌尖抵住或接近上齿背。
正音时,除了学会zh、ch、sh的准确发音之外,还要把方言里的z、c、s声母分为两类,一类仍读z、c、s,另一类则要改为zh、ch、sh。
正音:
1、 正音方法指导
首先分清zh、ch、sh、r和z、c、s发音时的不同点。
① 二者发音部位不同:
zh、ch、sh、r是舌尖后音,是由舌尖和硬腭前部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z、c、s是舌尖与上齿背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因其发音时舌尖位置较zh、ch、sh、r靠前,故又叫舌尖前音。
②二者的发音方法不同:
zh、ch发音时,舌尖上翘,抵住硬腭前部,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路,然后舌尖逐渐离开硬腭前部,形成窄缝,气流从缝隙挤出;二者的区别在于发zh时,气流较弱,发ch时,气流较强,形成送气音。发sh时,舌尖上翘,接近硬腭前部,形成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声带不振动。发r是,方法部位与sh同,只是声带振动,形成浊音。
而发z、c、时,舌尖先与上齿背接触成阻,然后气流冲破阻碍,从舌尖与上齿背形成的窄缝挤出。它们属塞擦音。发s音时,舌尖与上齿背接近,但不接触,形成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它属清擦音。
2、zh、ch、sh、r和z、c、s对比辨音练习:
姿势zīshi——知识zhīshi 新村xīncūn——新春xīnchūn
搜集sōují——收集shōují 八层bācéng——八成bāchéng
五岁wǔsuì——午睡wǔshuì 阻力zǔlì——主力zhǔlì
近似jìnsì——近视jìnshi 桑叶sāngyè——商业shāngyè
山脚shānjiǎo——三角sānjiǎo 栽花zaīhuā——摘花zhaīhuā
3、zh、ch、sh和z、c、s混合练习
振作zhènzuò 正宗zhèngzōng 自重zìzhòng 增长zēngzhǎng
成才chéngcaí 储藏chǔcáng 促成cùchéng 磁场cíchǎng
上司shàngsi 深思shēnsī 扫射sǎoshè 四声sìshēng
注:《山东方言志》和《聊城方言志》都认为,聊城方言里没有zh、ch、sh、r,这是因为过去对聊城方言的定义范围太小,仅把聊城城区作为聊城方言的研究对象,显然,这样并不能反映聊城方言的全貌。其实,聊城只有东昌府区及其周边乡镇方言中没有zh、ch、sh、r,用z、c、s
[z]代替,其他县市如高唐、临清、冠县、莘县甚至东阿、阳谷都有zh、ch、sh、r和z、c、s两组声母。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东昌府区,也不是绝对没有zh、ch、sh、r。随着推普工作的深入,新派聊城方言中出现了zh、ch、sh、r,但和z、c、s组声母混用。例如,一部分人矫枉过正,该用zh、ch、sh、r的用了z、c、s、[z],该用z、c、s的缺用了zh、ch、sh、r。如把“出租”读作“cūzhū”,把“蠢材”读成“cǔnchaí”。遇到平翘舌相连的词,就会出现音变。前一音节是平舌音时,后一音节翘舌变平舌,如把“姿势”读为“zīsi”;当遇到两个翘舌音组成的词时,读成两个平舌音,如把“知识”读作“zīsi”;而有时,又把两个平舌音的词读成两个翘舌音,如“自从”读成“治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