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述对象的一致性

2023-03-30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网友投稿 共有条评论

陈述对象的一致性 一、陈述对象的一致性 前后句的叙述角度要一致,陈述对象要一致,文句才能畅通,语意才能明晰。 例1 .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

陈述对象的一致性

  一、陈述对象的一致性

   前后句的叙述角度要一致,陈述对象要一致,文句才能畅通,语意才能明晰。

   例1 .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____________“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峰奇观。”

A、 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两侧。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B、 门外两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C、 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两侧。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D、 门外两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这道题是从陈述对象是否一致的角度来考查语言连贯这一考点的。不难看出,整个文段要描述的是南天门景象,因此,陈述对象自然是南天门了。既然上文谈的是“门”,那么,下文只有以“门”起首的句子才能与之衔接,因此,可先排除A、C两项。剩下的B、D两项,究竟选哪项才恰当呢?只要看看文末的内容就不难选择了。既然文末写的是对联内容,那么,上文只有以“对联一副”作结才能与之衔接。这样,B项就当然成为正确答案了。可见,要做好连贯题就必须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性。

例2 . 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句是

  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地躲了起来。________,从床下了出来,送到幼儿园去了。

   A.妈妈找了很久,最后才发现他。     B.但后来还是给妈妈找到了

   C.使妈妈找了很久,终于把他找到了   D.但妈妈毕竟发现了他

   上述四个选项中,B句是被动句,其主语为小明,选用这一句式,可使前后四个分句衔接连贯,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故选B。

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性是语言连贯的基本要求。一个句子或句群,只有做到陈述对象一致,才能保证语意通贯。如果中间调换了陈述对象,就会影响到句意的连贯。

 

 例3.每当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烁着疏落的灯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淡如烟,薄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

  A、山上的灯光把黑暗照淡了,山下的灯火把黑暗照亮了

  B、山上的灯光把黑暗照亮了,山下的灯火把黑暗照淡了

  C、山下的灯光把黑暗照淡了,山上的灯火把黑暗照亮了

  D、山下的灯光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火把黑暗照淡了

   在这个语段里,开始有两个陈述对象:“山上”、“山下”,那下文是该先说“山上”还是“山下”呢? 这句话是“双起双承”结构,前文的“山下”和“山上”是双起,那么后文也要双承,就是说要先说“山下”,再说“山上”。按双起双承结构,可排除A、B两项,再根据灯火的实际情况:山下是万家灯火,肯定很亮,所以能把黑暗照亮;山上的灯火稀疏,不会太亮,只能把黑暗照淡。按以上分析,此题选D。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