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概述

2023-03-30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网友投稿 共有条评论

成语概述编者按:本文根据收录资料重新整理创作而成。汉语成语数量众多,包罗万象。常用的汉语成语有4000条左右,其中四字成语占96%,其余是两个字到14个字的。成语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的源于神话传说,如”

成语概述

编者按:本文根据收录资料重新整理创作而成。

汉语成语数量众多,包罗万象。常用的汉语成语有4000条左右,其中四字成语占96%,其余是两个字到14个字的。

成语的来源是多方面的。

有的源于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

有的源于寓言故事,如“叶公好龙”“愚公移山”;

有的源于历史事件,如“负荆请罪”“草木皆兵”;

有的源于文人作品,如“动辄得咎”“行云流水”;

有的源于外来文化,如“火中取栗”“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成语有明显的特点。

1.具有修辞作用。比如“胸有成竹”的意思是“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考虑”,若解释成“肚子里长着一根竹竿”就大错特错了。“穿云裂石”用来形容声音高亢激越,带有浓厚的夸张色彩。

2.结构形式固定,不能随意改变。“一诺千金”不能改成“一诺万金”,“抱薪救火”不能改成“抱柴救火”。

3.保留了古汉语的语法特点。

A.宾语前置,如“惟命是从”“马首是瞻”;

B.词类活用,如“衣锦还乡”(名词动用)、“披坚执锐”(形容词用作名词)、“祸国殃民”(使动)、“不耻下问”(意动)、“虎踞龙盘”(名词作状语);

C.状语后置,如“嗤之以鼻”“重于泰山”;

D.成分省略,如“逍遥法外”“盲人瞎马”;

E.互文,如“善男信女”“拐弯抹角”。

4.语法结构多样。

有主谓关系的,如“毛遂自荐”“风度翩翩”;

有并列关系的,如“行尸走肉”“防微杜渐”;

有偏正关系的,如“庞然大物”“后起之秀”;

有动宾关系的,如“不见经传”“好为人师”;

有补充关系的,如“无动于衷”“遗臭万年”。

成语既是语言的精华,也是文化的精华。中华文化的内涵有多丰富,成语的内涵就有多丰富。

《成语探源辞典》收成语5000多条,考据出处涉及中国古代文献200余种。

 

《汉语成语考释词典》收成语7600余条,引证古代文献更是浩如烟海。

《分类汉语成语大词典》收成语9400条,按内容分成50类,丰富多彩,应有尽有。

成语中的修辞/base/yu/9356.html

成语运用强化练习/base/yu/10160.html
成语的行业色彩/base/yu/9344.html
什么是成语,我归纳的成语简介/base/yu/10270.html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