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归纳(高中适用)

2023-03-30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网友投稿 共有条评论

《史记》中的成语归纳(高中适用)一、八字成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一鸣惊人”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一个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的运用,一”

【才气过人】 才能与气魄超过一般人。《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己惮籍矣。」

【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必死决心。有进无退干到底。《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冲冠眦裂】 形容愤怒到极点。眦裂,睁裂眼眶。语本《史记·项羽本纪》:「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锦衣行昼】 谓富贵须归故里。语本《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弃书捐剑】比喻立大志者不屑细事。 《史记·项羽本纪》:「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於是项梁乃教籍兵法。」

【取而代之】排除别人或别的事物而占有其位置。语本《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四面楚歌】比喻处于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政由己出】 政令由一己发出。指把持大权,独断专行。语本《史记·项羽本纪》:「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彘肩斗酒】形容英雄豪壮之气。语本《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乡立,瞋目视项王……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作壁上观】后多比喻在局外旁观,不表示意见或态度。《史记·项羽本纪》:「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

【穰穰满家】 解释: 穰穰:丰盛。形容获得丰收,粮食满仓出处: 《史记·滑稽列传》:“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

【一狐之腋】 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比喻珍贵的东西。《史记·赵世家》:“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三、其它

【无颜见江东父老】羞见故乡人。 语本《史记·项羽本纪》:「於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