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归纳(高中适用)
《史记》中的成语归纳(高中适用)一、八字成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一鸣惊人”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一个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的运用,一”
《史记》中的成语归纳(高中适用)
一、八字成语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一鸣惊人”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一个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的运用,一旦发挥出来,往往有惊人的作为。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在军事上的含义是:从正面迷惑敌人,用来掩盖自己的攻击路线,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这是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谋略。引申开来,用假象迷惑对方以达到某种目的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已,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这则成语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解释〗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比喻别人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于被宰割的地位。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或行动表面上虽有正当好听的名目,实质上却别有用心地把矛头针对某人或某事。 《史记·项羽本纪》:「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於坐,杀之』……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於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二、四字成语
【安堵如故】 拼音:ān dǔ rú gù 解释:堵:墙壁,居所。故:原来的。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 成语出处:《史记·高祖本纪》:“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约法三章】 约:商议确定;法:法律。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
【运筹帷幄】 人们把“运筹帷帐之中”简称为“运筹帷幄”,用来指在后方策划战或研究战略战术。现引申为筹划指挥。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高屋建瓴】 建:倾倒,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的形势。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指鹿为马】 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对簿公堂】 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 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
【招摇过市】招摇:张扬炫耀;市:闹市,指人多的地方。指在公开场合大摇大摆显示声势,引人注意。 《史记·孔子世家》:“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
【韦编三绝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完璧归赵】 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怒发冲冠】 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刎颈之交】 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史记· 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胶柱鼓瑟】 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纸上谈兵】 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 为现实。《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图穷匕见】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出自《史记·刺客列传》
【拔帜易帜】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取而代之。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草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背水一战】 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多多益善】益:更加。越多越好。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多多益善耳。”
【一饭千金】 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虚左以待】 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为尊;待:等待。空着尊位恭候别人。《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一言半语】 释 义 指很少的一两句话。 出 处 《史记·魏公子列传》:“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修身洁行】 解释 修养品性,保持洁白的德行。 出处 《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九牛一毛】 人们用“九牛一毛”来比喻数量非常少,或者形容事物非常渺小。 源于司马迁的《史记·报任安书》。
【画地为牢】 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霸陵呵夜】“霸陵呵夜”原指遭酒醉之霸陵尉呵斥。后喻失势者遭人欺凌或侵辱;亦以抒写失势后郁闷之情。典出《史记·卷一零九·李将军列传》
【鲍子知我】 《史记·管晏列传》:“鲍子知我”谓彼此相互了解而情谊深切。
【春秋笔法】 孔丘修订《春秋》语句中含有褒贬。后人就指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 秋笔法”。
【拔山扛鼎】 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语出《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又:力拔山兮气盖世。
【不胜杯杓】 杯杓bēisháo:杯,古同「杯」,酒具,借指饮酒。谓酒量有限,不能再饮。《史记·项羽本纪》: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