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简化利于中文教育

2023-04-03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网友投稿 共有条评论

汉字简化利于中文教育 有一位侨居国外的朋友讲了这样一件事:他的儿子是在海外长大的。他请了位老师教儿子学中文。结果只学了一次,他儿子就再也不肯学下去了。为什么呢?儿子打开书本给他看,第一课是“雄鸡啼,催”

汉字简化利于中文教育

有一位侨居国外的朋友讲了这样一件事:他的儿子是在海外长大的。他请了位老师教儿子学中文。结果只学了一次,他儿子就再也不肯学下去了。为什么呢?儿

子打开书本给他看,第一课是“雄鸡啼,催我起。”就这几个字,他整整“画”了一个钟头也没“画”出来,所以不肯再学了。由于汉字笔画繁多,常使初学的儿童和外国人知难而退。其实,何止儿童和外国人呢,就是中国有点文化的人,写起那些繁难的字来,恐怕也不都那么得心应手吧。

汉字简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难学、难写、难认的汉字变得相对地好学、好记、好写、好认一些了。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看这个问题:

一是汉字简化大大减少了汉字的笔画。据统计,简化字平均每个字比繁体字减少了5.81笔。也就是说,如果写2000个简化字,就可以少写10000多笔。具体到一

个字,有的减少的笔画很多,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例如:纤(6画)──纖(23画)、厅(4画)──廳(25画),简繁之间,笔画相差可谓悬殊。

二是一部分汉字采用同音代替法简化,即用简单的同音字代替繁体字。如:尔(爾)、卜(蔔)等。用这一方法就精简了繁体字101个,从而减少了通用汉字的数量。

三是简化字提高了形声字的表音功能,并使汉字形体便于分解、称说,学起来就容易了。如:态(態)、证(證)、虾(蝦)等,其中的声旁“太”、“正”、“下”比繁体字中的“能”、“登”、“假”等更能表示这些字的读音。再如繁体字“慶”、“滅”等不仅笔画多,而且很难分解,也无法说出部件的名称,给书写和记忆带来不便,而它们的简化字“庆”、“灭”不仅笔画少,还容易分解、称说:“庆”是“广”字下面一个“大”字,“灭”是一横下面一个“火”字。

因此,汉字简化利于教育的普及和全民族文化水平的提高,这是显而易见的。对学习中文的外国人来说,这有助于他们掌握汉字;对想学中文的人,有助于消除他们的畏难心理。所以汉字简化受到了中国人和学习中文的外国人的普遍欢迎。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