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急于念台词的沟通
别急于念台词的沟通 王经理是一家制造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从业5年,去年刚来到公司,之前一直在企业做人力资源专员工作,负责过招聘、培训、绩效、薪酬等工作,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修炼已经到了一定水平,得到了”
别急于念台词的沟通
王经理是一家制造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从业5年,去年刚来到公司,之前一直在企业做人力资源专员工作,负责过招聘、培训、绩效、薪酬等工作,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修炼已经到了一定水平,得到了公司老板的赏识,老板之所以请他过来,也是看重了这一点。
实际上,王经理刚刚从一个专业人员转型到管理层,在管理技能上还处于初级水平,特别是沟通技能上。老板对王经理最大的抱怨是王经理在于他沟通的时候,他听不明白王经理想说什么。经常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推开,王经理急速地走到老板面前,还没站定,就开始说,直到王经理转身离去,老板还没有回过神来,“他来干嘛了?他刚才说了什么?他的目的是什么?他想做什么?”这一系列的问号经常困扰着老板。
这天,老板出差回到公司,王经理又来了。
“刘总,过来跟您说几个事,第一个是公司最近人员变动情况,最近公司人员变动比较频繁,生产车间走了5个人,电工走了1个,机修工走了2个,行车工走了1个,包装工走了1个,仓储走了1个,财务部的会计小李最近也有离职倾向。这是公司员工离职的情况。第二个事是绩效考核的事情,上个月的绩效考核结果已经出来了,汇总表已经做出来了,这是那个表,您有空看看,总体来看,上个月的考核结果不理想,大家打分都没有拉开差距,最多也就差5分。各部门经理在对待考核工作的态度上也有问题,只是把人力资源部下发的表格填满了,却没有真正履行辅导的职责,没有帮助员工进一步认识绩效考核指标的内涵,也没有投入更多的精力帮助员工提升技能。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影响公司绩效考核工作的推进,时间久了怕又流于形式了,跟您汇报一下,希望您能抽时间关注这个问题。第三个事情是本月的培训工作,前段时间您安排我找几家培训机构给经理层做培训,我已经找了几家,也列了一些培训科目,请您过目。”
“哦,看来你们部门最近的工作还是比较忙的。我刚回来,就一下子给我汇报了这么多,我有几个问题想问你,你说的第一个事情是员工离职问题,那么我想问你,为什么最近一段时间员工离职率会这么高?什么原因?”刘总问道。
“嗯,刘总,这个问题,我最近也在琢磨,由于最近比较忙,还没和相关部门经理沟通,我下去调查一下,再和您汇报。”王经理怯怯地回答。
“哦,既然这个问题已经这么严重了,那么你为什么没有调查原因,下一步公司准备采取什么措施,这个势头是继续发展呢,还是有所缓解?我想要的是这些答案,而不是事实的陈述。所以,请你抓紧时间对这个事情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方案,越快越好,我明天就想知道你的想法。”刘总有些生气。
“你刚才说考核效果不理想,这个事情好像不只最近才发生吧,有什么应对策略吗?是经理的态度问题还是能力问题?要求你们做培训,你们做了吗?”
王经理的脸上已经开始出汗了。“刘总,这个事情挺复杂,我和他们也做了几次沟通,但是他们总是以各种理由和借口推脱逃避,恐怕是我的'工作能力问题,我实在是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个事情还得您出面。”
“我出面,我出面,什么事情都让我出面,我有那么多时间吗?如果什么事情都我亲自去做,我还花那么多钱请你们这些职业经理人干什么?王经理,拜托你,动动脑子好不好,干事情有个策略,有个步骤好不好?不要什么事情都列一堆事实。告诉我答案,我要答案,下次和我沟通的时候,先把答案想清楚来了再来找我。行了,今天就到这里吧。我这边还有一个客户要见,你回去赶快准备这个事情,理出头绪,做出方案来再来找我。”刘总再一次被王经理的混乱无序的思维方式激怒了。
王经理走出总经理办公室之后,刘总无奈地把后背靠在了大班椅上。他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请了这么一个人?当初面试的时候感觉挺好的,说起人力资源管理来,头头是道的,说什么,什么都做过,对理论也很熟悉,也有工作思路,所以那时候自己对王经理的感觉很好,认为他就是企业当前阶段需要的人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正在变革期,从原先的基础人事管理转型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一个专业过硬,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来打理。于是,自己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亲自来抓这个事情。
但是,为什么,自己现在越来越不能接受王经理的沟通方式了?是自己太挑剔,还是王经理根本就不行,自己看走了眼?极度郁闷的刘总拨通了自己在中欧EMBA班上的老师秦教授的电话。
“您好,秦教授,我是您的学生刘力。您现在是否方便说话?”
“你好,刘总,我现在正好没课,说话很方便,你说吧,有什么事情吗?
“秦教授,我最近经常被一个问题所困扰,公司半年前招来一个人力资源经理,以前在大型国企做过5年的人力资源专员工作,知识和经验都很丰富。我把他请来负责人力资源部,刚来的时候,感觉还不错,还能提出一些思路,工作也有干劲,但是最近,我越来越发现王经理的工作状态在下降。和他谈了几次,也没有什么改观,逼得我都想骂人。秦教授,向您请教,我该怎么办?”刘总说道。
“哦,那么,你对他不满主要体现哪些方面呢?请具体说一下。”秦教授说。
“嗯,我归纳了三条,我说给您听听。第一,王经理只知抓具体工作,没有总的工作方向,我说什么,他做什么,属于拨一拨动一动的那种。第二,每次我告诉他要给我结果,但是他总是跟我陈述事实,始终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思路。第三,最不能让我忍受的是,王经理每次和我汇报工作都是说了一大堆,没有重点,我也搞不清楚他想表达什么。”
“好的,刘总,我差不多听明白你的意思了。实际上,你最不满的还是王经理和沟通时的沟通方式。对不对?王经理的这种沟通方式属于念台词式的沟通方式。每次和你汇报的时候,他可能都做了准备,甚至有时候准备的挺充分,把每项工作的细节都考虑进去了,当他拿着准备好的东西和你沟通时,由于紧张,由于怕你批评,由于对自己综合能力的不自信,他希望自己可以快速结束沟通。实际上,沟通还没有开始,他已经在自己的内心里告诉自己,要结束沟通了。因为那样的话,他可以快速地从被动局面里脱离出来,回到自己的舒适区。”秦教授分析道。
“秦教授,您是说,他是害怕和我沟通吗?”刘总问道。
“有这个因素在里面,更重要的是他没有掌握沟通的技巧,认为所谓的沟通,就是说话,就是把自己想说的东西,一股脑地倒给对方。他会认为所谓沟通成功,就是把想说的话全部说完,而不会考虑到。其实,沟通是两个人的事情,是需要互动才能产生效果的。所以他会不顾及你的感受,完全沉浸在自我的状态里。就像演员念台词一样把自己准备的话都说出来。你想象一下,一个只会念台词的演员能成为一个好演员吗?肯定不会,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