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梦,就有希望

2014-07-28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共有条评论

有梦,就有希望
门开了,又有几个小朋友挤了进来。这是灾区分给我的临时宿舍,9平方米的临时安置房。蓝色屋顶,白色的墙壁和门窗。我正在为几个高三的学生补习功课,他们即将考大学,虽然灾区的高考如何考上面还没定,但可以肯定

门开了,又有几个小朋友挤了进来。

这是灾区分给我的临时宿舍,9平方米的临时安置房。蓝色屋顶,白色的墙壁和门窗。我正在为几个高三的学生补习功课,他们即将考大学,虽然灾区的高考如何考上面还没定,但可以肯定,高考这个坎他们还要过。真难为他们了,刚刚经历了地震,家园已无,有几个还失去了父母,却仍然坚强地坚持着学习。

突然,一个学生放下了书本,趴在课桌上,低声地哭泣起来了。在灾区,对哭声我已经接近麻木了,可是,在课堂上听到如此伤心的哭泣还是第一次。我停止了讲课,将右手放在他的脊背上,轻轻地抚摸着,我没有说话,我知道,说出来的话都是一种无效的重复。

悲伤像一阵风,瞬间席卷了教室中其他同学,我看到几个学生的眼圈红了,泪水已经打转。

教室中格外地静,我听到了不远处救灾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隐隐约约的歌声,“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可是,我不会唱歌呀,好,我们可以朗诵诗歌……

于是,我想到了课本上的一首诗——食指的《相信未来》。

当我用我浑厚的嗓音诵出第一节诗章的时候,我看到同学们疲惫的眼神中似乎有了亮色。我知道诗歌和青春是沟通的,他们也许听到了食指在30年前面对孤独苦难的人生却对未来充满希望和豪情的呐喊。

我给他们讲述了年仅16岁的食指在内蒙古插队所面临的苦难人生,可是就是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食指还有自己的梦,追求着自己的未来,有梦就有希望。推人及己,同学们都将诗歌的主题和自己目前的处境结合起来,朗诵的语调更加高昂: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从此以后,朗诵诗歌成为我补课最后的节目,只五分钟,但我却从同学们逐渐好转的精神看到了这种做法的效果。

今晚进来的是几个小学生,我说:“同学们,里边请,有什么问题呀?”

这几个小朋友互相看了看,都不言声,红着脸。

在我再三催促下,一个大一点的说:“老师,我想听您朗诵诗歌!”

另一个怵生生地说:“是《相信未来》!”

今天,补课完毕,我打开录音机,伴随着激昂的《命运交响曲》,我、高中生,还有刚加入的小学生一起朗诵《相信未来》: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