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

2015-05-31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共有条评论

仓央嘉措
【那一世】那一刻, 我升起风马,不为祈福,只为等候你的到来。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烟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日,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

【那一世】

那一刻, 我升起风马,不为祈福,只为等候你的到来。

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烟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日,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一丝气息。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只是,就在那一夜,我忘却了所有,抛却了信仰,舍弃了轮回,只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早已失去旧日光泽。

你像一朵清香的白莲,不知从何处而来?又要归于何方?所有孤独的灵魂,朝拜在你的法座下,虔诚的祈祷。回溯曾经让往事重演,你那声声念诵犹如晨钟暮鼓,敲醒世人的暗昧昏沉。犹如明镜般的胸怀,与澄澈的蓝天遥相呼应。在那飘渺的天尽头,仿佛连着众生不可预知的未来。天上的群星仿佛是你智慧的眼眸,凝视着这纷纭的世间。连绵起伏的青山上,有你雄伟的宫殿,山顶那皑皑的白雪,也许就是你对众生敬献的哈达。山的那边,那些你爱过的,爱过你的人们,至今仍在匍匐前进,祈盼着你把智慧的光芒洒向大地,撕破无边的黑暗。

静静的走过三百年的红尘轮回,我不知道你是那个牧民的儿子阿旺诺布?还是尊贵的佛爷仓央嘉措?你秉承着佛的意旨降临人间,但是你不是法座上高高在上的佛菩萨,而是以浅显易懂的佛理征服所有人的宕桑旺波。多少年来,仓央嘉措一直在我们的记忆中和想象里不断的重叠。他,是一个遥远的故事。他,是信徒们至高无上的信仰。一支墨笔怎么能写出你无尽的慈悲与庄严,你荡气回肠的故事,至今仍然在民间久远的流传。

1682年第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在刚刚建好的布达拉宫里去世了。留下了一个各大势力,相互角逐的西藏上流社会,另外还有曾经的盟友,拉藏汗也在一旁虎视眈眈。五世达赖喇嘛的亲传弟子,桑结嘉措权衡利弊秘不发丧,隐瞒了信众和当时的大清皇帝康熙长达十五年之久,只是秘密的开始了查访转世灵童的活动。罗桑仁钦·仓央嘉措出生在1683年,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普通的农奴家庭,做为格鲁派精神领袖的他,他的父母以及世世代代的祖先,都是宁玛派忠诚笃实的信徒。他,从小在在桑结嘉措的秘密保护下,到了十五岁之后才坐床,也许是因为太晚坐床,也许是因为他的性格太过醇良,他的生命从一开始,就埋下了一颗悲剧的种子。

传说在你出生之日,花雨满天,大地七次震动,霞光耀眼,人们把这异象视为祥瑞的征兆,能够为大家带来神明的庇护。这个刚刚降生的婴儿,从此得到了大家的喜爱,人们传说着,这是由莲花生祖师转世的孩子,能够为大家带来光明和福祉。然而谁也不会想到,莫测多厄的命运会伴随他短暂的一生。仓央嘉措,一位生平迷离不清,极具争议,又极具才华的达赖喇嘛。

幼年的你只是一个承欢于父母膝下,呼吸着浓郁乡野气息长大的顽皮孩子。阿爸为你取名阿旺诺布,带着他深切的期许和无尽的厚望。他深信那个传说,认为你降临到人世间,只是为了普度众生。也许,那时候你每天都会望着广袤的蓝天,心中有着无限憧憬与期待,希望自己能够像苍鹰一样展翅高飞。更希望自己是天上最亮的一颗星,绽放无尽的清辉,为孤独的夜行者照亮黑暗,为路人指引着回家的方向。为你的阿爸阿妈,为你深深眷恋的乡亲,也为你恋恋不舍的花花草草,带去生生不息的光明与温暖。

门隅藏语的意思是隐藏的乐园,在这一片广袤圣洁的土地上,亘古以来就信奉着莲花生大士,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莲花的香气,这里,就是宁玛派的圣地。在寂寞的日子里,你也许站在远山之巅,回味着久远之前的传说。相传门隅是金刚女神多吉帕姆的化身,面向苍穹,仰卧于一朵盛开的莲花上。她深深的沉睡着,宛若一位美丽的圣女,所有居住在这里的人们都是她的子民,得她佑护。仓央嘉措,若你果真出生在莲花之上,那么必将有苦涩的莲心,这其中滋味,也只有你自己知道吧?

1696年,清朝康熙皇帝,在平定准噶尔叛乱时,得知了五世达赖喇嘛已经圆寂多年后,特别愤怒。修书严厉指责桑结嘉措,桑结嘉措迫于康熙的威压,和当时藏区民众的强烈呼吁,于1697年9月把十五岁的阿旺诺布从藏南迎接到了拉萨。途中在浪卡子县拜五世班禅罗桑益喜为师,并剃发受沙弥戒,取法名阿旺嘉措。同年10月25日,在拉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大典,正式成为六世达赖喇嘛罗桑仁钦·仓央嘉措。此时的西藏,正是风雨飘摇之时,政治矛盾达到了极为尖锐的时期。

也许,你也曾经想过就这样清净平凡的生活下去,有关所谓“转世灵童”不过是一场梦,守着这一片留恋的山野,沿着清澈的湖边,去追寻心灵深处的莲花。我想你一定可以找到它,因为你是如此执着于它,如此钟情于它。然而分别的时刻还是来到了,那日,家中突然出现的僧侣,让阿爸一向平静祥和的眼睛流漏出几许复杂,这对朴实贤良安分守己的夫妇,热情的招待了他们。分别时,温婉沉静的阿妈流下了两行热泪,默默的看着你沉默不语,表情是那样的温柔,那样的哀伤。而你,深切地凝视着向你走来的僧众,心中是否涌起一丝迷茫?

也许,你当时就不习惯被人前呼后拥。也许,你仍然向往蓝蓝的天空。但是,你却住进了布达拉宫,就像一个被剪去了翅膀的小鸟,再也无法自由的飞翔。午后的阳光从窗口倾斜而下,照亮了布达拉宫,但是阴影处依然有残留的灰尘。清晨时分,喇嘛们在大殿上虔诚的念诵着经文,声声梵唱犹如天籁随着晨曦飘送而去。经卷上说,佛陀讲法有天人撒花,赞叹佛法的精妙。现在却有小鸟声声鸣叫,表达着不能言说的快乐和最质朴的赞叹。

仓央嘉措坐在自己的经室背诵着经文,柔美动听的声音念诵起经文来非常好听,端坐在卡垫上的身影,姿态清雅绝伦,令上师们暗暗赞叹。无论多长的经文你总能很快的把它背好,无论多深的教义你总能很快的理清明澈。对于你来讲,布达拉宫永远锁不住你的念想,你宿世的理想不会让你的思维禁锢于此。第一次与桑结嘉措相见,你恬淡的眼神,竟然令长久以来沉浸在权力中心的他有些无措。恍惚间,桑结嘉措仿佛看见佛菩萨降临。清晨的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撒入室内,在仓央嘉措的身后形成了温暖的光亮,宛若佛光。整个人十分幽静,面容恬淡,法相庄严,眉眼之间又流露出若隐若现的慈悲,仿佛他就是从阳光中蕴育而生,也会在阳光里永久驻留。

班禅额尔德尼,做为仓央嘉措的老师,来到了布达拉宫,开始为自己的弟子传法灌顶。在老师的身证、意证、心证的当下,仿佛天地间所有的众生,都被法理的曼妙和灵明清洗了一遍神髓。班禅的语调轻柔优美,阐述清晰独到,令仓央嘉措在全身心的投入中,感受到了第一次法喜。看着这一切,五世班禅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传法后,班禅与仓央嘉措聊了很久,从班禅的嘴里,仓央嘉措了解到另一个自己,五世达赖喇嘛为众生做了多少事情,也了解到现在政局的动荡,了解到自己背负的使命。这一时期,仓央嘉措逐渐的走出布达拉宫,走进了平民百姓之中,了解到他们的疾苦,和贵族社会无尽的压迫,也写出了无数脍炙人口的顿悟诗句。虽然有不少被认为是情诗,但是懂得的人始终会懂得。顿悟后的仓央嘉措,以其精湛的佛理,令更多人匍匐在他的脚下,他是人们精神领域里真正的法王。他为无边穷苦众生,点亮了心中的一盏明灯。他续佛慧命,启发众生的般若智慧,同圆种智直至圆成佛道。 他说:“我们都是平凡人,也都深信轮回,所以,不必为谁的离去而忧伤不已。也许当我再一次来到你身边时,在你不经意时,你会看见我微笑的容颜。”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