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走向未来
回顾历史,走向未来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泱泱大国,在这一片热土上,有过多少故事至今仍然让人为之热血沸腾。纵然是千古一帝,历朝历代对他们也是褒贬不一,但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泱泱大国,在这一片热土上,有过多少故事至今仍然让人为之热血沸腾。纵然是千古一帝,历朝历代对他们也是褒贬不一,但是他们确实为社会,为当时的民众做出过重大的贡献。他们的事迹在历史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影响,他们是举世无双的一代帝王。
【一、秦始皇】
秦始皇,是中国历代皇帝制度的创始人。他是使中国进入汉民族中央集权帝制时期的第一人,也是他完成了中国第一次政治上的统一,形成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局面,为后来的各朝各代谋求统一,奠定了一定基础。
他,统一了文字,使中华民族具有了最初的模型;他,下诏废了分封制,重新设立郡县,完成了大秦帝国统一后管理的雏形;他,还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在一定形式上促进了商业交流;他,完成了“车同轨、道同距”,大大的改善了国内交通。
在执行郡县制时,有很多大臣出来唱反调,拿出“祖宗之法不可变”要求恢复分封制,这时候秦始皇并没有惩罚他们,反而让李斯等大臣陈述郡县制的好处,从而说服了这帮老臣。李斯,众所周知天生反骨。但是嬴政以独特的个人魅力征服了他,使他在始皇帝有生之年无心反叛。
在秦始皇的倡导下,修建了灵渠,加强了对珠江流域的控制;由于他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使古代的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对中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形成以炎黄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的作用;秦始皇,促进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
另外,他还修建了万里长城,借以抵御北方胡族的侵略;他,南征南越,把福建、浙江、两广纳入中国版图;他,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扩张了中国的疆土。秦始皇,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格局。也许,他是残暴的,万里长城下不知埋了多少人的尸骨,但是在历史成就上又有谁能够望其颈背?
这位始皇帝一生运筹帷幄,如果没有极为雄厚的个人才干,是不可能驾驭他帐下众多谋臣宿将的。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没有诛杀过功臣的封建帝王,这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自身的军政素养不同,另一部分原因是秦国几代先王近百年的政治经验和智慧的积累。以此,可见嬴政的与众不同之处。
【二、汉高祖】
那么汉高祖又是怎样的一代帝王呢?刘邦是历史上第一个由平民登上帝位的皇帝,也是第一位御驾亲征统一天下的皇帝,他是杰出的军事家,更是第一位以“休养生息”为国策,在全国大力发展经济的皇帝。
刘邦“释放奴婢”的政治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奴隶制度,释放了一定的生产力。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是一个主张低税率的皇帝。他是第一位推行“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提倡节俭的皇帝,他还是历史上第一位下“求贤诏”广求天下贤才的皇帝。
此外,刘邦还是第一个因制定礼仪而巩固皇权的皇帝。他主张祭祀孔子,同时十分重用儒士,从而开创了以儒治国为基本国策的政治策略,为大汉的兴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刘邦用他的雄才伟略,造就了中国封建时代辉煌的历史篇章。
高祖的成功绝非偶然,他的一生有七个优点。第一个优点是知人善任,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知人之后才能善任,刘邦的性格很细心,对属下什么性格、什么特征、什么长处、什么缺点看得很清楚,所以用起人才来就能做到人尽其才。
刘邦第二个优点就是不拘一格使用人才,所以他的麾下什么人才都有,举例说张良是贵族、陈平是游士、萧何是县吏、樊哙是屠夫、彭越是强盗等等,这些人组合起来尽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作用。
第三个优点就是招降纳叛,刘邦的军队里有很多人是从项羽那里过来投奔过来的,高祖一视同仁,表示欢迎。比如说韩信就受到他的重用。
刘邦用人的第四个优点是不计前嫌,刘邦得天下后分封诸侯,有个叫雍齿的功劳很大,但是和皇帝的关系很恶劣,也被封侯,这也说明了高祖的胸襟和气度。
第五个优点是坦诚相待,在对待下属上,刘邦一向用以坦诚,给人以十分尊重,这样的坦诚与尊重也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因此留住无数人才。
他的第六个优点就是用人不疑,刘邦对于手下一旦任用绝不猜疑。这件事情在陈平身上得以体现,高祖对陈平的信任,为大汉皇朝留住一大人才。
刘邦用人第七个优点就是论功行赏,只要有功劳,就会予以相应的奖赏,奖赏也是对一个人最实在的肯定。
刘邦的一生,使四分五裂的中国真正的统一起来,还把分崩离析的民心凝聚起来。他对汉民族的统一,汉文化的发扬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汉高祖刘邦亲手缔造了一个昌盛的时代,并以他的远见卓识,为人类开创了一个新的纪元。
【三、汉武帝】
公元前151年汉武帝刘彻继位,这时候的汉帝国已经向匈奴俯首称臣几十年。大臣们在窦太后的影响下,守着一隅偏安,不思进取。匈奴也更加志得意满起来,根本不把大汉皇朝放在眼中。对此,雄才大略的武皇帝自是不甘心居于人后,几番思量后,决定对匈奴开战,就此拉开了历时近二百年的汉匈之战。
刘彻,统治大汉皇朝五十四年,对中华民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奠定了中国在亚洲的世界地位,数千年后的我们还在沿用他带给我们的荣耀称谓:“汉人”。提到汉匈大战,就必须提到两个人,卫青与霍去病。前者官拜大将军、大司马、长平候。后者位至冠军侯、大司马、骠骑将军,他们是中国几千年骑兵的典范。数次大战后,匈奴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大汉帝国争斗,不得已之下远遁漠北。
中国的历史上,有两种帝王为人称颂,一是开创霸业的开国之君,二是解决一定危机进行改革的中兴之君,而汉武帝可以说是这两种帝王的结合。刘彻继承了汉高祖刘邦的雄才大略,祖父汉文帝刘恒的城府,父亲汉景帝刘启的果断,母亲王皇后的工于心计,这些特点从刘彻小时候的“金屋藏娇”就可见一般。
刘彻的一生不拘一格,唯才是举,从此官宦之路向所有的寒门子弟打开,不再拘于出身门第之间。这从他颁布的诏书就可以看出,建元元年颁布《置博士官诏》;元朔元年颁布《议不举孝廉者罪诏》;元朔五年,颁布《劝学诏》;同年颁布《藏书诏》;元封五年颁布《招贤诏》通过这一系列的诏书,刘彻践行了“为正之要,唯在得人”的基本人才理念。
就这样汉武帝在自己的身边招揽了一大批人才,而刘彻能够成就一代盛名,这些人起到了不可估计的作用。司马相如就是代表人物,他曾在《喻蜀中父老》中对刘彻说:“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非常者,故常人所异也。故曰:非常之元黎民惧焉;及臻厥成,天下晏如也。”这几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古往今来能够成就大事的人,谁不是遍体鳞伤?你走上了这条路,就必须负起这份责任,这也是你的命。”这几句话让刘彻唏嘘不已,也间接地鼓舞了他一生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