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十六岁
我们的十六岁
十六岁,像一阵风,轻轻掠过我的肩膀。 经历了在台灯拼命释放的光芒下无数个疲惫的晚上,经历了因分科而擦出火花的一些友谊,我们的十六岁,就像翅膀掠过蔚蓝的天空,没有留下痕迹,而我们依然在一刻不停地追逐着
十六岁,像一阵风,轻轻掠过我的肩膀。
经历了在台灯拼命释放的光芒下无数个疲惫的晚上,经历了因分科而擦出火花的一些友谊,我们的十六岁,就像翅膀掠过蔚蓝的天空,没有留下痕迹,而我们依然在一刻不停地追逐着梦想。
十六岁,我得到了太多太多的东西。
十六岁,我也失去了更多更多的东西……
——题记
一
安静的十六岁,疯狂的十六岁。
因为高考,所以安静,也因为高考,所以疯狂。
我想我一定像郭敬明所说的一样,进入状态了。面对一堆堆损害脑细胞无数,多得让人近乎崩溃的题目,毫无怨言,只是安静地拿过来,看一眼后马上开始在稿纸上演算,安安静静,一言不发,至多因为算不出而稍微叹息一下,继续攻占下一道题。
也无怪乎同桌猫说,如果把我放在荒岛上像鲁滨孙一样生活,只要带一摞稿纸,一摞题目,一支笔就够了,她还说相信我会自娱自乐的。
我用足以杀死人的眼光瞪她一眼:“换做你,你带什么?”
猫一下子就笑傻了:“我吗?当然是漫画啦,一火车的。哈哈,特别是夏达的《子不语》!”
十六岁是个很容易疯狂的年龄,像猫,尖哥还有我的前桌爽哥都是典型的“最漫客”,尤其是尖哥,一谈到漫画,两眼发光,顿觉三生有幸,相见恨晚。
而猛男的同桌凯子哥则是“我为手机狂”,整天“机不离手”,一天到晚发短信,聊QQ,不亦乐乎,并有名言一句:“士可杀,手机不可无。”可见其疯狂程度。
十六岁容易疯狂,十六岁的孩子的父母也容易疯狂,本来还心平气和的,一听到孩子的成绩,顿时火冒三丈,把什么“淑女”“君子”的形象全丢了。
我曾经对我妈说:“你是一个平凡的人。”她面无表情,然后我加了一句:“你是一个特别的人。”她面露喜色,最后我说:“你是一个特别平凡的人。”妈妈悲喜交加。
其实我是很希望妈妈是一个“特别”而不平凡的人,比如不要过多的关注我的成绩,比如可以允许我在月假时睡懒觉,一上午都不起来,比如认为我的快乐高过一切……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假设,于是我只好选择安静,毕竟一个家里不要有太多疯狂的人。
我们的十六岁只有两天,一天很安静,一天很疯狂。
我们的十六岁只有两天,一天用来学习,还有一天还是用来学习……
二
花痴的十六岁,臭美的十六岁。
法西斯的残暴,未能阻挡安妮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美丽的热爱。
老师和家长凌厉的目光,同样也无法阻挡我们对美男子的热衷。
在这十六岁的花季,谁会不崇拜某个明星呢?一颦一蹙都紧紧牵动着胸腔左边那个如握着的拳头一般大小的跳动的小东西。
痴迷到听到那个明星的名字就满脸幸福,堆满了笑容。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时还会打响一场偶像扞卫战争。
寝室长是S班最喜欢周杰伦的,一听到关于周杰伦的事,兴奋得本来就如同两条细线一般的眼睛完全淹没在两颊突起的肉里,只感觉她浑身的肉乱颤。
猫的前座康熙则是王力宏的忠实粉丝,某日买了一张专辑,里面有刻着王力宏签名的钥匙。康熙那一天都笑得让人怀疑是否要给医院打个电话。
因为花痴,所以开始臭美。天使在402的时候一天照无数次镜子,臭美得不行,相信大家还记得猛男在一旁说的话吧:人不要脸啊猪不要皮。
知道她为什么要这么说吗?嘘,小声点,让她听见我就壮烈殉国了。
因为她也很臭美,比起天使是有过之无不及,对着镜子笑眯眯的,起初我以为她会问一句:“魔镜啊魔镜,告诉我402最美丽的人士谁吧。”结果她把眉毛一扬,挥手说道:“嗨,美女!”
天使在一旁不服气地“哼”一声,立马招来杀身之祸,正如你所看见的,猛男英姿飒爽地把天使追得满寝室乱窜,大声求饶:“我再也不敢啦!”
由此可见,臭美不只要有可以炫耀的资本,还要有一定的武力基础,比如猛男。
我们的十六岁又多了两天,一天用来崇拜别人,一天用来崇拜自己。
三
孤独的十六岁,热闹的十六岁。
也许是因为我们这些“90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一个人独来独往,一个人住在偌大的卧室里,总是有些孤独,总希望有一个人来作伴。在看完《麦田里的稻草人》之后,想要有个亲哥哥的愿望更强烈,也开始明白天使为什么一定要给她的女儿生一个哥哥了。
鲁迅先生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那么孤独呢?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够耐得住孤独,于是干脆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轰轰烈烈地热闹一番。
俗话说得好:一个女孩不吭声,两个女孩耍脾气,三个女孩一出戏。像我们虽然是理科班,还是有二三十个女生,可以想象的,能够出多少戏啊。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上半年天使还在S班时,某日历史课,猫,院长和她一起讨论未来的生活。比如天使说她要开一个书店,她就在店门口看书,猫开玩笑地说别人把书店偷完了恐怕她还不知道。三个人讨论得唾沫横飞,好不热闹。
又比如某日老大用蓝牙传过来一首粤语歌,整个晚上寝室里就只剩下她手机里激情澎湃的男声,high得要命,旁边寝室估计以为我们805又在发飙吧,因为805向来不是一个随便热闹的寝室,而805只要热闹起来就不是一个寝室了。
我们的十六岁,看上去很热闹,骨子里刻着的却是孤独,正如一枚漫天飞舞的烟花,一瞬间开到极致,一瞬间随风凋零,摇曳后飘远。
大人们看到的只是烟花华丽的喧嚣,却无法懂得消逝在黑暗中的寂寥。
四
自恋的十六岁,自卑的十六岁。
本来“天才”这个词并没有被发明,而自从樱木花道横空出世后,“天才”便开始滥用了,无论走到校园的那个角落,都会蹦出几句:“哈哈,我真是一个天才。”
满脸微笑地呵护着心中那小小的骄傲。
郭敬明说过:“我想我真是个天才,我要不是个天才那简直就是个笑话。”
而我们,因为解出了一道数学题或物理题而兴奋不已,开口闭口“本天才”,小心翼翼地积攒着一点一滴的自信。
这样的自恋往往就像一层纸糊的窗户,轻轻一捅就破了,流淌出来的是鲜红滚烫的血液,也是冰冷绝望的自卑。
有人说过,一个人看上去有多骄傲,骨子里就有多自卑。表面的骄傲,无法掩饰内心的自卑。
十六岁,高二,很重要的一年,经历了考试的失败,开始怀疑一切,怀疑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智商,为什么别人都那么聪明?轻而易举地摘到桂冠,为什么他们能够脱颖而出?
一直以来,我们都忽略了一些:勤奋和努力,如果这些还不够,那么可不可以不只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