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十六岁
我们的十六岁
十六岁,像一阵风,轻轻掠过我的肩膀。 经历了在台灯拼命释放的光芒下无数个疲惫的晚上,经历了因分科而擦出火花的一些友谊,我们的十六岁,就像翅膀掠过蔚蓝的天空,没有留下痕迹,而我们依然在一刻不停地追逐着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天才,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学习上的天赋,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爱因斯坦,有的孩子完全可以成为下一个“凡·高”或者“达芬奇”,但教育制度不允许,一定要比较那些他们少得可怜的分数,比掉的是他们仅有的信心,扼杀的是他们在另一块园地的天赋。
中国的教育制度总的来说有些失败,它让多少本来是天才的人变成了蠢才,它把多少原本不平凡的人磨成了庸才,使多少十六岁的孩子失掉了自信的权力,沉入了分数的谷底,再也爬不起来去英勇地面对一次次考试,一次次排名。
我们的十六岁允许接受自恋,不收留自卑。因为。每个人都是最好的自己。
我们的十六岁很艰辛,请永远保持一身的正气去战斗,无论何时何地。
五
忧伤的十六岁,温暖的十六岁。
十六岁正是对什么都敏感的年龄,在乎自己在别人心中的位置,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在乎自己喜欢的明星,在乎分数,在乎成绩,在乎排名。
可是,小小的心里又怎么可以装得了那么多在乎的事情,即使可以,又怎么可能做得面面俱到?因为没有十全十美,所以莫名地忧伤。
突然地就安静了,也许是因为耳机传来的一句歌词,也许是因为刚捧过的书中的一句话,也许是刚刚往楼下瞥见的一个人影,也可能没有原因,只是回忆像个淘气的孩子,一下子充盈整个脑海。
右手拿着一支笔,沉默不语,左手托着下巴,陷入沉思,眼睛似乎在搜寻着什么,却又装满了空洞,时而望着天花板,时而凝视窗子上的栏杆,心里莫名地涌上一股潮水,顷刻间就把你湮没了。
尽管郭敬明一再宣称他的散文,小说是“清澈的忧伤”,但我认为,没有什么忧伤是清澈的,忧伤相当于慢性自杀。
可是温暖不同,温暖是你即将被忧伤的潮水吞噬时一双扶起你的有力的大手,是抛过来的一个游泳圈,是你在冰天雪地里走了几个小时后,别人递给你的一杯新沏的茶,一双暖和的手套,一种冬日的温情。
热腾腾的白开水,传递全身的温暖,只有它才算是真正的清澈。
我一直都认为,正是因为我的一群温暖的朋友,才会有我这颗正跳动得热烈的心脏。
前几天,我回复小萘的评论说,感动不要如潮水,因为那样太汹涌,只要一点点,照样可以融化坚冰,可以冰释忧伤。
我们的十六岁,一步又一步,跨越忧伤的鸿沟。
我们的十六岁,一定要温暖一点,再温暖一点。
六
微笑的十六岁,流泪的十六岁。
认识我的人都说,楠枫很快乐。
我说,是的,我很快乐,我的快乐是有些莫名其妙的,因为能令人愉快的事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存在着,正如我初中时写过的句子,如果说成长是痛并快乐着,那么在我,快乐会转瞬即逝,而痛是刻骨铭心的,因为毕竟不是所有的痛我都有勇气一笑置之。现在看来,什么痛都不能称得上是痛了,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只有懂得生命真谛的人,他的微笑才是最具感染力的,像是一滴甘露,虽小却可以滋润人的心田,是一束阳光,虽短也可以发出耀眼的金黄色的光芒。
我喜欢嘴角扬起来的弧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不会流泪。
流泪也并不意味着我悲伤,只是因为感动,才会泪如泉涌。
真的真的,你绝对找不出其他的人来代替我的那些朋友,那样的关心,用小萘的话说就是“不是朋友,是亲人。”
我的朋友们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在这个世界上,不论我再活多少年,不论我再认识多少朋友,她们也许不是最好的,但都是无可取代的。
读着她们写给我的那些文字,能做的,除了深深感动就只有流泪。
我相信,不光是我,所有人的朋友,只要是真心相待的,在我们心中,都是一道从未消逝过的彩虹,其实朋友就是这样,从来无需想起,因为未曾忘记。
我们的十六岁,镶嵌上了彩虹的微笑和晶莹的露珠。
我们的十六岁,和朋友在一起并肩走过的日子,永远永远,都不会迷失我们的方向,我们的梦和我们的微笑。
后记:
十六岁,未成年。
我们在校园的小路上,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里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珍藏了我们的友谊,洒满了我们的梦想。
十六岁,我们一起走过;十六岁,我们都很快乐。
我们的十六岁,尽管有泪水,有惆怅,有纤弱的情感,有不眠的思绪,但在青春的梦里,我们无怨无悔。
面对划破苍穹的一颗流星,我许下了我的愿望:无论这一天或者哪一天,都要同十六岁这般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