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案例]当孩子比老师“聪明”的时候(教师手记之184)

2006-04-06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分类:应用文 共有条评论

[德育案例]当孩子比老师“聪明”的时候(教师手记之184)
5586字作文:题记:两个钥匙引发了一个令教育者深思的问题……   [案例真实再现]   [缘起]时间回到2005年11月17日,那天下午第二节课以后,正当我要拉抽屉拿东西时,我突然发现,我右边的抽屉

题记:两个钥匙引发了一个令教育者深思的问题……     [案例真实再现]     [缘起]时间回到2005年11月17日,那天下午第二节课以后,正当我要拉抽屉拿东西时,我突然发现,我右边的抽屉全都锁上了。我以为是我不小心锁了,就去开锁,但我突然发现我从开学以来一直插在锁孔上的两个钥匙不见了,这是两个一模一样的钥匙,是用来锁办公桌右边三个抽屉的,因为是新桌子,我就始终没有拿掉过这两个钥匙,但现在呢,竟然抽屉锁了,钥匙也不见了。我以为是我不小心掉了,于是开始全方位地找,但办公室的地面全都找遍、办公桌的角落全都翻遍,都没有它们的影子,我开始着急起来了。虽然说平时经常在用的时候不去想它的必要性,只觉得很顺手,但现在一下子打不开了,倒感到有许许多多的东西被锁在了里头,整整三个抽屉的东西都用不了,我甚至抱怨为什么要装这样的锁,如果一个钥匙只锁一个抽屉多好。但想归想,抽屉还是纹丝不动,我甚至有了撬掉它的念头。     [过程]我开始调查,当然从接触或接近过我办公桌的人开始。事情似乎很简单,我清楚地记得在中午11点半的时候我还使用过抽屉,并放过东西,而在下午两节课中我始终没离开过自己的位置,因为是空课,我就在改作和备课。那么,丢钥匙的时间应该是在十一点半到十三点上课之间的这段时间,这中间也只有几个人接近过我的办公桌,大都是我们班的同学。于是在下午第三节课到一(B)班去代课前,我顺便叫了几个人来询问,这几个是接近过桌子并且我认为比较调皮的学生,但从他们的言行中都没有发现拿的嫌疑,尽管在弄清楚真相之前,我不排除每个人的嫌疑。我还用给予机会的方法跟他们说有个人因为好玩拿走了,希望他能主动地将钥匙给我放在某个地方。但我知道这不是办法,他们不会傻到这种程度,这等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因为急于用抽屉,我决定利用班级和舆论的力量来查找了。     第三节下课我在班上公布了这一件事,并明确指出可以肯定的丢钥匙时间,我也表示将要查下去。同学们听了都很惊讶。傍晚放学时,当我将第一批回家的同学送出后,在回到四楼时,有两个女生在楼梯口跟我说好像发现了钥匙,我当时很是高兴,也顾不得多问,就要她们告诉我在哪里,其中一个却先问我钥匙的样子,我迅速地答了,她不紧不慢地,用她平常惯用的狡黠的眼光看我,然后告诉我说样子形状好像都差不多,我很高兴,要她马上帮我捡来,但她告诉我说在很恶心的地方,是女厕所的纸篓,我一听,懵了:这钥匙怎么会跑到那个地方去的?肯定是有人故意丢的!我于是让她们务必帮我拿出来。果然,那个女生帮我拿了来,然后她又帮我出了个主意:去借肥皂来洗一洗,并说她帮我去我们班的实习老师处借。这时,我很感激这位女生。最后,我终于将这串很重要但又被那个女生认为是脏了的钥匙洗干净了。     但我意识到这是她的伎俩。我找了她来谈话,我问她这钥匙是不是她拿的,她说得振振有词:“不是我拿的。我怎么会来拿你的钥匙呢?我又没有用。再说了,如果是我拿的话,我还会告诉你吗?我还会把它捡回来吗?”我一想:也是,人不会笨到这种地步吧?可我思来想去,凡是接近过我的办公桌的同学我都调查过了,唯一有可能的就只有她了,有人告诉我看见她在我位置上呆了一会,还东张西望的,甚至低下头去看下面。我将自己的想法写入当晚的日记中:“我估计是她对我有些不满或其它的想法,然后又好奇而拔了我的钥匙,但当我在查找的时候,她又因害怕而不敢给我,并在最后故意丢入女厕所的纸篓里以造成假像,并报称在那里发现的。”我还写道:“这是一个可怕的女孩,我担心她会做出什么来,我不知道我该不该戳穿她,但我觉得我得不到证实我会很不心甘的,哪怕我能断定是她,我也必须要得到她的承认才会心安。我不能冤枉她,无端地怀疑她,我明天必须印证。她的表面如此平静,真假真让人难以捉摸。”     [真相]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去再次调查此事,我找到了昨天与她一起发现钥匙的另一个女孩,我问她是怎么发现这个钥匙的,她说是在厕所里,“当时我是被她叫了去上厕所的,我本不想上的,而她硬叫我去上,在厕所里,她好像丢了什么到纸篓里,后来,她就叫我去看纸篓里的钥匙是不是老师的。”我又问:“那你对这件事是怎么想的呢?”“她这人原本就有拿别人东西的习惯的,以前还偷过王老师桌子上的一个水晶苹果呢。”她似乎肯定地认为这件事就是那人所为。我觉得这件事还是不要说的好,否则会让她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我说:“谢谢你告诉我这些。但我想,你不要对任何人说起这件事,别人问起也只说是找到了,好吗?我觉得她在这学期,在这个班里表现应该还是较好的,至少没有出现过类似的事情。”     我不愿意再让她沉浸在自己编织的故事中陶醉了,我必须要告知她,她对所做的一切应该要担起责任。于是我进了教室,发现她早餐没吃(当时她住校,这天早上吃汤团),生活老师将汤团给她拿到了教室里,并规定要她吃了,她好像哭似的不吃。我猜这不是胃口的问题,是心里有疙瘩。早操铃响了,我叫同学们排队下去做操,我跟她在走廊上谈了起来。“你昨天睡得好吗?我可没睡好,因为我觉得有一个人不该对我撒谎。我想不明白,她为什么要跟我撒谎。”“我没有说谎,我真的没拿你的钥匙,我有什么用啊。”她申辩道,但语气柔和多了。我开诚布公地告诉她:“你应该面对事实,应该认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你并不是故意要那样做的,是吗?”“你怎么知道的?”她张大好奇的眼睛问。“你不说我也知道。你开始时并不想把老师的钥匙丢到厕所里的,是吗?”“是的。”她声音较轻,低了头。“那你为什么要拿老师的钥匙呢?茅老师对你不好吗?”我说出了我一直的疑问。“你对我好的。但我的‘星卡’丢了,找不到了,我想让别的同学也得不到。我看到你把‘星卡’放在抽屉里,我就把它锁上了,我想看看他们好的同学得不到‘星卡’会是什么样。”她还是说得那么直爽。     天哪!这是一个我万万没有料到的答案!竟然因为自己的“星卡”丢了,为了让别的同学也得不到而出此下策,这不能不说是孩子的一种幼稚天真而又合情合理的想法!她是想看看其他同学的反应,因为丢钥匙的第二天就是发“星卡”的日子。后来听说我希望全班同学帮我找的时候,她知道可能躲不过了,不如将钥匙还给老师,但就这样还给我又显得太难以下台(虽然我说拿的同学可以自己把钥匙放到我桌上,但她怕被人发现),于是,她自导自演了一幕“钥匙偶然找到记”,还精心设计了每一个环节,如故意问我钥匙的样子,我还傻楞楞地告诉她“黑的塑料的柄,薄的短的齿把,长约三厘米,大小跟大拇指差不多”。     我跟她又谈了一会,我告诉她,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学习的保证,人不能偏食挑食,汤团是很好的食物,她就高高兴兴地吃了,等到同学们做完早操回来时,她已经吃完了。我知道她心中的一块石头放下了,我心中的也放下了,她又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嬉笑着、欢娱着。她是多么乐观的一个女孩。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