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旅程
我的旅程
6380字作文:《新亚生活》的文章 粤北阳山县教学纪行 一、缘起 提早退了休,两三个月来闲着无事,总想找个新构想,好为平淡的生活泛起几圈波澜,教我泪仍未干的蜡炬再放些光热。 适闻汉华中学在粤北阳山县捐
此行,教学的时间不长,表面的成就不大;对我的意义反而可能更深长,是我个人一次较深思的学习之旅,由是带回不少的行动的路向和少许的期盼:
其一计算机
年轻的老师在师范和其它培训中都有学过计算机,对基本操作已能应付裕如,但年纪稍长至四十岁左右的教师却因学制的关系,对计算机的认知还是有限,妨碍了信息科技的发展。
最困难之处还是在硬件,乡人经济不大充裕,要购买一台计算机十分困难,甚至连收入较好的教师也不能家家拥有,更遑论年均收入有只有区区数百元的农民家庭?
香港的学校或机构经常淘汰大批大批的计算机,这些计算机,经过改装维修后,对山区的人是绝佳的礼物。很想,很想,有没有办法可以疏通渠道,将这些可用的废品重生?有无这方面的有心人可以加以援手?
演示完毕,我的打税品计算机,虽然没有外壳,已成为某老师家中的新宠儿了。
其二垃圾
如果说在香港的某校门前放置一堆垃圾,那么会成为投诉的对象。
大崀镇的大路正在扩建,但土堆和垃圾也扩展在校门前,可能是暂时性,习惯了忍耐的人可能不大察觉卫生出了问题。更可怕的是在仅长约一百米的繁荣街上,有一只猫般大的死老鼠和一只小狗的尸体弃置着,群蝇狂舞。
第二天便是墟期了,人来人往时,那些传染病的媒体不知消除了没有?
其三午饭
日本人重视国民教育。战前,为了保障贫苦的学童起码有一餐饱饭,实施了「学童给食计划」,每个学生都在中午有一顿廉价的饱饭。据悉,战后也一直在实行。
汉华金禧纪念小学在中午留校学生的人数不少,自携饭盒的不多,更有不少学生买一些零食便当是一餐,情况令人伤感。
除了解决义务教育问题以外,民以食为天,学童午饭应是全国性的问题,何日可以提升到国家的议事日程上?
其四图书室
一个小小的盼望,图书室这方面的运用可能是不大足够了。
其五何氏兄弟
老师培训的第二天,来了两位小兄弟,约摸十四五至十七八岁的年纪,静静的坐在一角,眉清目秀的,但计算机的基本技术是完全掌握不到的了。后来经过介绍,是曾主任 ( 我这几天来寄宿的主人 ) 推荐而来的一位教师的两名儿子。
四十来岁的何老师在去年发觉患了咽喉癌,在广州花了约十万元,住了三个月医院。去年年底回来后,仍然坚持上班。四月间,也有到阳山县做过一次化疗。到中秋后,一直卧床不能起来,据说病情已非常严重,饭菜也靠人喂食。
大儿子在阳山的一所名校读高中三,成绩算不错,大有机会进大学,但由于何老师的医药费高昂,家庭经济陷入困境,孩子这个学期千多元的学费仍未缴交。平时生活寄居在姨母家,吃的也是在姨母家。
小儿子在上学年刚完成初中三,在这个情况下,被逼辍学在家,守着父母二三个月了。
何家不幸的影子,在我兴高采烈与人分享此行的收获时,不时一再掠过脑海。小儿子在家无所事事的闲寂,任由光阴白白流逝。令人惋惜!
「读书是个人的希望 读书是家庭的希望 读书是国家希望」是阳山县每家学校都见的标语。终于,我找到了我的希望:我的希望就是完成两个孩子的希望,完成何家的希望。
回到了深圳,到深圳中学踅了一趟,久违了的校园竖立了一个巨型的电子荧光屏,单高度已经有个多人高了,阔度按比例也有两个人平卧的长度。据说这是个发了迹的毕业生所赠。饮水思源,是中国人传统的美德,马上联想到大崀镇也有不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们何时回馈社会?他们将何时加把劲,建设更明媚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