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基本知识全解

2018-02-18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网友投稿 共有条评论

 对联基本知识全解  对联基本知识全解  目前仍有不少楹联爱好者不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或了解少,不免有一些出律和犯忌的对联出现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象长久下去,不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因此我们理和”

  一是比喻。即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方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比喻又具体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如“谷乃国之宝,民以食为天。”再如“严父肩挑日月,慈母手转乾坤。”

  二是比拟。即把物拟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物拟人称为拟人,人拟物称为拟物。如“绿柳舒眉观新岁,红桃开口笑丰年。”再如“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清水池边洗和尚,水浸葫芦。”

  三是夸张。即故意扩大或缩小客观事物的形貌,使其本质特征更为明显。细分为扩大和缩小。如“万里烟云朝雪界,九天龙象护径窗。”再如“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四是排比。即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内容相关、结构类似的短语组合在一起,表示强调和一层层的深人。如“为祖国抛赤胆忠心:参政务、察民情、驱彩笔、著雄文,毕其生劳绩卓著,万众共长征,看大地回春,虎跃龙腾,正有待高歌猛进;论私谊是良师益友:律己严、待人宽、治学勤、任事勇,数十年启迪殊多,一朝成永诀,对满梁落月,抚今感旧,焉能不意坳神伤?”

  五是对比。即把性质相反的两种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反的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如“昔日茅棚随流水,今朝瓦屋伴高山。”

  六是双关。就是使一个词或句子同时表达两种意思,一种是表面的,一种是隐藏的。如“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再如“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

  七是衬托。即把两种事物放在一起,以其中一种事物衬托另一种事物。如“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

  八是反复。即为了强调某一意思,同一词组或短语反复出现。如“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九是设问。即为了引起人们的思考,对联中先设疑问,再解答或不答,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如“好消息几时来?二月杏花八月桂;实功夫何处下?三更灯火五更鸡。”

  十是反洁。即为了强调某一观点,用疑问的语气表达与字面相反的意义。反洁是无疑而问,无须回答。如“除却诗书何所癖?独于山水不能廉。”

  十一是顶针。即对联中每一词组的最后一个字和下一句中的第一个字相同。如“蚕作茧,茧抽丝,织就绩罗绸缎;兔生毫,毫作笔,写就锦绣文章。”

  对联的张贴和横批的用法

  传统对联是平仄相合,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如“春潮传喜讯,鼠岁报佳音。”张挂的对联,传统做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现在的对联张贴还是时有混乱的现象,看起来读起来都觉得别扭。因此需要懂得正确的张贴方法。

  我国古代写对联一直是直行书写,从右到左排列。对联以楹柱室壁为主要张贴场所,更需要而且也一直是直行书写。尽管下联在一行写不完时,书写要从左至右排列,但两联张贴时,仍然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所谓左与右,应以面对对联所贴处来确定。有些对联贴反了,或者是由于根本不知道对联张贴要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或者是以背对对联所贴处为准而造成的。现在,由于书写习惯从左向右,所以,也有把上联贴在门左边的。

  究竟应贴在哪边?要看选择什么样的横批。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反之上联则贴在左边。另外,对联除了对仗等要求外,一般应上仄下平,就是上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上声和去声,下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在平声。看见许多对联,有的横批明明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却贴到左边,有的横批是从左向右书写,上联又贴到右边,还有的对联,没有平仄,而且也不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

  我们以春联为例,来说明张贴对联的正确做法。有的春联有两幅直联和一幅横批,直联的每幅最后一字有平、上、去、人等声韵,接近现在的国音四声法,但有出人。正确的贴法是:上声、去声及人声字为上联,平声为下联。简单说就是右手为上联,左手为下联。即当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

  正确张贴春联的方法是“仄起平收”,“从右到左”,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天增岁月人增寿(右),

  春满乾坤福满堂(左)。生意兴隆通四海(右),财源茂盛达三江(左)。爆竹声中辞旧岁(右),梅花香里报新春(左)。天赐平安福禄寿(右)地生金玉富贵春(左)。

  源运昌隆增百福(右),

  富业振兴获千祥(左)。

  贴对联不是什么大事,图个吉利喜气,即使贴错了,也没有人会提示。不过,既然是民族的文化,我们不能宏扬,也不能离谱。贴错对联反映了对民族文化的无知。今天既然还是喜庆节日的象征点缀,还是应该了解一下,别贴错让人见笑。

  至于春联的读法其实很简单,一句话:怎么贴就怎么读。

  关于对联的横批问题,我们平时看到的对联,有的有横批,而绝大多数则没有横批,这是为什么呢?

  横批,是指挂贴于一副对联上头的横幅,也叫“横披”、“横额”。所谓“横”,指的是横写的书写方式;“批”,含有揭示、评论之意,指的是对整副对联的主题内容起补充、概括、提高作用。

  横批一般仅用于少数有此必要的楹联,绝大多数则没有横批,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比如很多店铺的对联就没有横批,横批的位置常常悬挂或刻的就是店铺的名称。

  根据对联的内容和用途,某一类别的横批一般是可以通用的。如元旦对联的通用横批是万象更新、喜迎新春、欢度春节、喜迎新春、吉星高照、国泰民安、春意盎然、辞旧迎春、财源广进、春回大地、福满人间、恭贺新、莺歌燕舞,等等。高考励志对联的横批有誓夺第一、激流勇进、傲视群雄、壮志凌云、众志成城、励志报亲、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志存高远、金榜题名、师生同心、唯有努力、壮志凌云、笑傲高三、舍我其谁、奋发图强,等等。

  用于各个方面的对联的横批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