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讲座——七嘴八舌话修辞(含比喻、夸张、对比、反复等)
七嘴八舌话修辞之比喻想了解比喻的知识吗?请走进我们的开心讲堂,听老师讲——老师:比喻就是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像朱自清先生的散文《”
大家好!欢迎走进我们“七嘴八舌话修辞”栏目。今天,我们修辞小组的成员可闹翻天了,大家正你一言,我一语地争得面红耳赤呢。弄得我这修辞组长也成“光杆”了,没人听我的。没办法,我只好请丁老师出山给我们平息这场“战争”了。
老师:同学们好!
小淳:老师好!老师,您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不是运用了对比?
老师:对呀。
齐昊:老师,我也承认它用了对比,但它不能称为一种修辞方法。老师,你说呢?
老师:这个……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法,这也正是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
文文:大家静一下,下面请老师给我们讲我们小组成立以来接触的第六种修辞——对比。
老师:哈哈……文文同学是拿我的话反驳齐昊呀。把对比作为一种修辞是近几年的事,它也称作对照,就是把两种相互对应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关的两面并联列在一起,加以比照。
齐昊:老师,修辞大多都极有韵味,或者很生动。而对比既没有韵味,也不生动,凭什么加入修辞的行列?
小淳:难道你没看出来吗?它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老师,请允许我展示一组句子好吗?
老师:好的。
句子展示:
①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②有的人过了一生,连一刻都不曾拥有;有的人仅仅过了一刻,已经是生命的永恒。
③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④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终究不过是苍蝇。
⑤时间是勤奋者的财富,创造者的宝库;时间是懒惰者的包袱,浪费者的坟墓。
⑥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
文文:老师,你看这些句子,两相比照,特点多么鲜明呀。有人怎么会觉得他没有韵味,不够生动呢。还有比这更有韵味、更具有突出意义的句子吗?
老师:是呀,这些句子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充分显示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对加强句子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有很好的作用。我们说话写文章用好对比,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齐昊:老师,我承认对比的效果是鲜明的,突出的,但我还是不接受把它看做一种修辞。如果把这看做一种修辞,无疑是对修辞格的玷污。
老师:齐昊同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也不能勉强。冥王星不是被踢出了行星的行列了吗?说不定有一天,持齐昊同学这种观点的人会有极充分的理由把“对比”请出修辞家族也未可知。但在“齐昊们”将它开除之前,我们还是可以把它看做一种修辞格的。
嗨!原来老师也和稀泥呀,早知道……嘘!你懂什么?这叫保护积极性。唔——我可啥也没说。你也看清了“对比”这家伙的真面目了吧。如果你也有自己的想法,可以写信告诉我们哟,说不定会上我们栏目的头条呢。
七嘴八舌话修辞之反复
嗨,大家好!我们修辞小组开设的“开心课堂”又和你见面了。今天,我们讨论的修辞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的开篇说起。大家一定知道我们讨论的是什么了吧。对!就是反复。反复是一种怎样的修辞呢?请夏宁同学给大家讲解。
夏宁:重复使用某一词语或句子,以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这种修辞方法就叫反复。反复有时候还能起到标明层次,突出中心或主题的作用。
小淳: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我能感受到朱自清先生连用两个“盼望”所表达的对春天的热切盼望之情。
子悦:我这里有不少关于反复的句子呢。请大家说说它的作用吧。
例句展示:
①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②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③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 (铁凝《哦,香雪》)
齐昊:我认为第①句中的反复,突出表现的是一种希望人们不要沉默的感情。
夏宁:对,强调“沉默”,一定是热切希望人们不要沉默,这个“沉默”里也一定还有愤怒。
文文:第②句中,“她”干着活还“含着笑”,用那么多“含着笑”,突出表现的是“她”的勤劳和乐观。
安琪:我也这样认为。第③句中运用反复,并且还用了叹号,是为了突出表现香雪的快乐心情吧。
夏宁:对,反复作用的关键词就是“突出”、“强调”。
子悦: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些句子,就会发现它们虽然都是反复,但形式是不一样的。
小淳:我看出来了!第①句中重复的词语是紧接着的,而②③句中重复的内容中间隔着其他的词语或句子。
夏宁:你眼力不错呀。反复分为两种: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第①句……
齐昊:聪明人不用细讲,我们都看出来了。哈哈……
文文:今天我们讨论的“反复”有点像“排比”。
安琪:当然不一样,排比必须是三个或更多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紧密相关的词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反复则是同一词语或句子的重复出现。
夏宁:(故弄玄虚地)你们知道谁最爱用这种修辞手法吗?
众同学:谁?
夏宁:(*^__^*)嘻嘻……我们的妈妈——都是反复高手!
子悦:那可不一定,咱们的妈妈有时候是重复、啰嗦,那不叫反复,那是一种语病。
文文:就是,说话写文章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把反复和表达上的啰嗦、重复区别开来。可千万不要认为只要重复,就是反复。
原来如此——
七嘴八舌话修辞之比拟
嗨,大家好!还记得我吗?鄙人——修辞知识学习小组组长安琪,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们请丁老师给我们讲解一种新的修辞——比拟。请大家踊跃发言,给老师留个好印象吧。
老师:同学们好!先请大家看一组句子,说说它们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屏幕展示:
①天总是皱着眉头。
②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③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④他无法统计失败了多少次。他毫不气馁。他总结失败,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梯子。
子悦:①②句都是拟人。
齐昊:后面两句没用修辞,是老师糊弄我们的吧。
刘东:我——也没看出用什么修辞。
我:还是请老师说说吧。
老师:这几个句子所涉及的,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比拟。这几个句子都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齐昊:什么是比拟呢?
老师:比拟就是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子悦:把物当作人来写就是拟人,它属于比拟。
老师:对,这是比拟的一种。拟人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把适用于人的动词、形容词用于写物,有的用人的称谓来写物,还有的把物当作人来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