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常用词中的难理解字释义

2023-03-30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网友投稿 共有条评论

一、上海城隍庙是知名旅游景点。其他城市也有类似城隍庙的建筑。“城隍庙”的“隍”指没有水的护城壕。 二、在文艺汇演或体育比赛中,常有“压轴戏”的提法。“压轴戏”的“轴”指戏曲术语中的大轴,即排在最后的一”

一、上海城隍庙是知名旅游景点。其他城市也有类似城隍庙的建筑。“城隍庙”“隍”指没有水的护城壕。

二、在文艺汇演或体育比赛中,常有“压轴戏”的提法。“压轴戏”“轴”指戏曲术语中的大轴,即排在最后的一出剧目。倒数第二出剧目压着大轴,故称“压轴戏”。

三、在读名人传记时,常见有“幼年失”的记载。这里的“怙”(hù)指父亲。语出《诗经·小雅·蓼莪》:“无父何,无母何恃。”后以“恃”作父母的代称。

四、形容一个人彬彬有礼时,常说有“绅士风度”。“绅士”一词并不是外来词,我国古已有之。 这里绅士”的“绅”,本是古代士大夫束于腰间的大带子。束绅的人士称“绅士”。

五、“蜡梅”有人也写作“腊梅”,但“蜡梅”更具理据性。这里“蜡梅”“蜡”指蜂蜡。宋代诗人黄庭坚说:蜡梅“香气似梅花”,其花“类女工拈蜡所成”,故称“蜡梅”。

六、一个人喝醉酒时,人们常形容为“烂醉如泥”。这里的“泥”字是有所指的,“烂醉如泥”的“泥”,指一种传说中的动物。据说,这种动物生于南海,无骨,“在水中则活,失水则醉,如一堆泥然”。

七、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是除夕。“除夕”“除”字 本指宫殿的台阶。台阶总是一级一级更替登高,故段玉裁注《说文》:“凡去旧更新皆曰除,取拾级更易之义也。”“除夕”即除去旧岁的最后一夕。

八、时尚刊物上,不时可见到“女红”的介绍。这个“女红”“红”读gōng。“女红”指女性裁剪、编织一类的劳动或这类劳动的成果。

九、“阑尾炎”是常见病。它是因病菌、寄生虫之类进入阑尾引起的。“阑尾”“阑”有“将尽”的意思。“阑尾”即处于盲肠末端的小管。

十、在欣赏文艺节目时,每当看到精彩处,人们会情不自禁地喝彩。“喝彩”“彩”指表示赞扬的欢呼声。

十一、在书信中,常有人喜欢写上一句“别来无恙?”“无恙”“恙”字本义是指传说中的一种虫,《易传》说:“恙,啮虫也,善食人心。”后来引申为疾病。

十二、修筑堤坝或桥梁时,最后的工序称“合龙”。这是不能写成“合拢”的。“合龙”“龙”字指:大桥或堤坝从两端同时建造,最后接通前的缺口称为“龙口”,故两端完全接合称为“合龙”。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