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转载)

2006-06-23 加入收藏 阅读 打印 来源:互联网 分类:记叙文 共有条评论

好朋友(转载)
12539字作文:厥轩是我的好友。我们俩相差二十多岁,但并不妨碍我们   之间成为无话不谈的君子之交。一天,厥轩来找我,说他看到   一位小朋友勤于笔耕,写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日记,很是精   彩。受

厥轩是我的好友。我们俩相差二十多岁,但并不妨碍我们  
  之间成为无话不谈的君子之交。一天,厥轩来找我,说他看到  
  一位小朋友勤于笔耕,写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日记,很是精  
  彩。受小朋友的精神激励,厥轩也一口气给这位小朋友的一百  
  七十多篇日记作了评点。厥轩是忙人,他能匀出时间这样做,  
  可见小朋友的习作一定确有打动他心灵之处。再,厥轩说我在  
  语文界有影响,务必请我把这位小朋友爱好写作的精神,介绍  
  给小朋友、广大家长和教师,我答应了。  
  当我捧起孙晶晶小朋友的日记,一股清新的儿童生活气  
  息扑面而来:题材之广、生活气之浓,字字句句洋溢真情实感,  
  鲜灵灵地跳出一个诚实、可爱、有理想又有志向的新一代儿童  
  形象。我教了四十多年书,这样的孩子真令人喜爱。厥轩的评  
  点也极精彩。在我的印象中,他善写大块文章,观点富煽动性,  
  文笔汪洋恣肆,文字功夫老到。想不到,在这本书册的评点中,  
  他对儿童少年的生活,他们的思想、感情、心灵和世界,竟有如  
  此剔透的了解,写出和儿童的心灵这样贴近的文字,极像一位  
  大哥哥,与孩子们促膝相坐,为他们做写作的讲评与指导。读  
  了全册书稿,心潮澎湃,也想说些话,算是序。  
  常有一些小朋友问我,怎样写好日记?怎样写好作文?有  
  的还说,一写文章,总感到脑子里空空的,三言两语就把话说  
  完了,思路闭塞。怎样开启文思?这一点,不仅仅是初学写作  
  的小学生急,有时连家长也急。道理很简单:一个人从小到大,  
  无论在学校还是到社会,作文总是十分紧要的,你要说话、交  
  际、写报告、签协议、通书信,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都离不开作文为基础。  
  孙晶晶的《童年,一个五彩的梦》,很值得小朋友一读。这  
  本书有些什么特点?小朋友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迪呢?  
  一、要对学语文产生兴趣,勤于笔耕。  
  做什么事首先要产生兴趣,爱上它;有了兴趣,才会产生  
  孜孜以求,深入其中,寻求知识宝藏的愿望和动力。学写作是  
  如此,学其他各门功课,也都如此。其实,问问世界上任何一位  
  大学问家,最早起步,无不从产生兴趣开始。鲁迅曾给初学写  
  作者写过一封信,他说:“无论爱什么,——饭、异性、国、民族、  
  人生等,——只有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二六时中,没有已  
  时者有望。”鲁迅爷爷在这里说了,做什么事要热爱,爱到什么  
  程度呢?爱到“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可见,热爱是最好  
  的老师。做什么事有了兴趣,有了热爱,就有了追求的目标,就  
  能有更多的自觉。  
  当然,学生嗜书、爱好习作的感情不是天生的,靠引导,靠  
  培养。孙晶晶第一篇日记,就是妈妈要他写的。妈妈说:“日记  
  就是把一天中自己认为收获最大、感想最深或最难以忘怀的  
  事记录下来。”孙晶晶听妈妈的话,坚持天天写日记;在学校,  
  老师看孙晶晶爱写日记,鼓励他,经常在他的日记本上写眉  
  批,还封他为“日记大王”,这样就更激励孙晶晶爱上了写日  
  记。  
  学写日记,学写作文,不能有急于求成、立竿见影的想法,  
  而要懂得写好作文是个循序渐进、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过  
  程。不要因一次作文失利而气馁,也不要因有些微进步而骄  
  傲。要脚踏实地地积词、积句、积文,一步一个脚印。平时,可  
  以利用晚上、双休日,坚持每天一、二十分钟,读读、背背、写  
  写、练练,一日不多,十日许多。有些事情,深有感触,感觉不吐  
  不快,就赶快写在日记本上。只有勤于笔耕,不断练习,手熟才  
  能生巧。久而久之,下笔就如涓涓细流,文思就会喷涌而出。  
  二、要多接触自然和社会,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  
  惯。  
  :“你  
  把这些写出来,家长很要看的。”她说:“我一下子写不出,我的  
  儿子倒写了不少日记,你可以看看。”  
  于是,她捧来了六七本日记和作文本,从一年级到六年  
  级。又带了一句:“有一本日记,班主任给其他同学看时,丢了。  
  真可惜。”我把这些日记捧回家,看着稚拙的字体而又字字句  
  句坦露胸怀、吐露真情的篇章,惊叹而激动。以我在普教界近  
  二十年的经历,凭直觉感到这些日记有价值。一个孩子,从六  
  岁写到十一二岁,毫不间断,写下整个童年的轨迹,这在全国  
  并不多见。我马上打了个电话,说:“你来整理这些日记,我加  
  评点,给孙晶晶出书。你说行吗?”他母亲笑了,回答得挺干脆:  
  “行!”  
  现在做父母的,都关心自己孩子的成长,希望孩子写出一  
  手好文章。这份心愿和情感,倘没做过父母,很难体味。但怎  
  样使孩子学会写文章,怎样使孩子从单纯讲究作文技巧中摆  
  脱出来,真是须费一番斟酌的。  
  作文,如同做人一样,要有积累,要打基础。我评点了孙晶  
  晶的百多篇日记和作文,仿佛“悟”到了一些小学生作文要点,  
  说出来,求教于诸位读者。  
  我想,要让小学生会写作文,先得让他们会玩,会生活,从  
  而热爱生活。当我评点完孙晶晶一百七十多篇作文,我一下子  
  感觉到,他的生活真是丰富多彩。一个孩子能享受的,他基本  
  都享受了;一个孩子能玩的,他的父母也尽力让他玩了。小作  
  者说他的童年是一个五彩的梦,真是恰如其份。在他的胸中,  
  整个世界是属于他的,大自然和他息息相通。这就使得他想写  
  什么,感到有东西可写,他笔下流淌的,正是他平时的所作、所  
  为、所见、所闻、所思。  
  再看看我们的许多小朋友,生活的面太狭窄。每天,从家  
  里到学校,再从学校回家里,“两点一线”。回家就意味着要做  
  无尽的作业。他们想看点书,父母认为是闲书,不许看;想玩黄  
  沙、踢足球,父母又认为脏,不许玩。由于没有生活,小朋友写  
  作时就感到没有材料,家长硬逼着孩子看作文技巧、写作辞  
  典、景物描写手册……结果是,小朋友拿起笔,苦思冥想,咬笔  
  头,抓脑腮,很难写出什么。没有生活,没有生活的体验,不要  
  说孩子,就是大人,谁能做出“无米之炊”?  
  要作文,先做人。这是小作者的父母的观点,我是极赞同  
  的。我在给小作者点评时,透过纸面,常能看到他父母的影子。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原创文章,否则均为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